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67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加强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建立一支思想业务素质过硬、技术职务、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是西安外国语学院“九五”期间教学科研工怍的一大中心任务。学术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面对21世纪的挑战.加强学科建设与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学术梯队建设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2.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美育的教科书。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原则,既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3.
正20年前,国内除了教育部的跨世纪人才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优秀中青年计划,几乎没有人才类项目,而且资助强度都较低。陈章良先生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建议设立"总理基金",设想在50个领域各支持两名科学家,每个人50万元,几年之后就可以培养出一批人才。时任基金委主任张存浩先生带领全委积极响应,果断承接了这项任务。随后,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由基金委负责管理,额度60万元,相当于当时一般面上项目资助额度的10倍以上,支持力度是空前的,在科技界引起很大轰动。  相似文献   
34.
刘建玲 《教师》2014,(25):84-84
正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当前进行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时代要求。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凭借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1.创设情境,训练学生主动的思维  相似文献   
35.
随着新课程在全国的全面启动,中国教育便进入了一个跨世纪、划时代的新阶段。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展开了一幅新画卷。  相似文献   
36.
李俊国 《湖北教育》2006,(12):33-34
新《义务教育法》将素质教育上升为法律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方针和目标,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  相似文献   
37.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和应式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更新观念,营造宽松、民主的气氛,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坚决摒弃刻板的教学模式,大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打开束缚学生思维羁绊的绳索,多样化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建立新颖的鼓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就一定能培养出跨世纪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8.
文章提出了通过对研究生思想品德、治学、研究能力、论文写作等方面严把质量关,强化淘汰机制,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跨世纪高级专业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39.
面向新世纪,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开拓型人才,以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根据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做重新思考,提出了新的任务与方法。  相似文献   
40.
高慧霞 《考试周刊》2010,(2):179-179
跨世纪人才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要有创造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以其合理的设计方案、验证性和探索性相结合的实验过程、直观明显的实验现象.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起着独到的作用。我们要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必须从新的高度来认识化学实验的作用,把它看成是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化学实验在创造性教育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