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09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287篇
教育   20448篇
科学研究   1657篇
各国文化   58篇
体育   1682篇
综合类   1751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5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546篇
  2020年   611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646篇
  2014年   1997篇
  2013年   1512篇
  2012年   2223篇
  2011年   2419篇
  2010年   1767篇
  2009年   1608篇
  2008年   1927篇
  2007年   1912篇
  2006年   1854篇
  2005年   1739篇
  2004年   1427篇
  2003年   1268篇
  2002年   1008篇
  2001年   796篇
  2000年   476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王朝廷 《科教文汇》2020,(9):132-133
随着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音视频资源逐渐进入中职语文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音视频资源辅助教学是可行且必要的,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搜集整理音视频资源,细化课堂教学环节,恰当选择且精准运用音视频资源,对教学效果积极反馈、反思、客观评判,建构新的音视频资源辅助中职语文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932.
何正和 《科教文汇》2020,(11):135-13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小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诸多技术手段正在逐步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以辅助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各种形式的感官刺激,加深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印象。因此,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并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33.
过倩茹 《科教文汇》2020,(10):138-139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类学科,有着显著的教育功能。在学校开展国学项目的过程中,如何把历史和国学联系起来,值得思考。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总结反思,得出以下三个有效策略:(1)诵读并讲授国学;(2)引用国学为史料;(3)用活动装饰国学。  相似文献   
934.
刘雨 《科教文汇》2020,(9):138-139
导读艺术是我国语文阅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艺术,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语文导读艺术面临许多困难,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语文导读艺术的有效运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策略运用翻转课堂中的语文导读艺术,如制作课前视频、引导学生自读,设计阅读任务、提高学生自读效率,课上补充内容、推动探究学习,设计探究问题、引发思维开拓等。  相似文献   
935.
万艺  吕子卓 《科教文汇》2020,(13):131-13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发密切。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利用网络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当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不断推广,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可以将课本内容和图片、影音等教学素材完美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36.
李安婕 《科教文汇》2020,(12):50-52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内涵深厚、源远流长,依然需要今天的教育研究者不断发现其现代价值,并运用到当代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中。本文探究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对通识教育发展的意义,分析了当代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缺失及其原因,并应用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对通识教育的目标、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及课程设计中合作学习的设计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37.
陈婷  王馨 《科教文汇》2020,(13):19-21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能赐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动力。本文通过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多维内涵,梳理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探寻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提升文化自信做出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38.
欣赏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汇报展部分作品: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文化彩车设计、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彩车、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台湾地区彩车,以及大明宫夜游、大型人偶音乐剧《八层半》和音舞诗画《琴乐书法》。  相似文献   
939.
从理论讲解和实践指导角度,对形象教学法在主持专业普通话语音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940.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in the Dutch East Indies, known locally as the Tiong Hoa Hwe Koan (THHK) was first established in Batavia in 1900. A key objective of the THHK’s foundation was the creation of modern schools instructing in Mandarin for local Chinese students.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this odd choice of instructional language led to highly charged debates about languages, pedagogical efficacy, practicality, modernity-tradition and cultural authenticity. Using underutilized source materials in the local Malay-Hokkien vernacular, this article revisits these debates amongst the Chinese in the Dutch colony. This article interrogates the transparency of common ethnicity in analyses of Chinese nationalisms that developed outside of continental China. Drawing on the concept of “literary governance” as well as comparative work by scholars on Indian and continental Chinese nationalisms, it demon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lonial context which provoked the THHK to adopt the vocabulary of modernity in reworking progressive ideas circulating in displaced Chinese nationalistic circles. Notwithstanding the THHK’s promotion of Mandarin, such reworking was accomplished through vigorous acts of transliteration and translation in the hybridized Malay-Hokkien vernacular. The THHK was hardly on the receiving end of nationalistic influences emanating from the proverbial China core but was an active agent in what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global moment of Chinese nationalism.” The case of the THHK demonstrates the need for a finer understanding of multivalent histories of Chinese nationalisms as well as how these histories intersected with those of European colonialism in Southeast A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