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378篇
科学研究   5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26篇
信息传播   9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旨在探讨专科学校英语专业口语课与大班的关系,探讨运用交际法语言教学方式与合作学习的策略解决大班难以提高口语的问题.研究显示该专业学生口语不理想的部分原因是班容量过大;文章更加强调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与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2.
幽默是一种多彩多姿的语言艺术,折射出英语文化中的巧思和智慧。英语幽默致笑的根源更是多种多样,由于幽默多产生于话语交际之中,本文试从H.P.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及合作原则对英语言语幽默试进行语用分析,从而探讨英语幽默致笑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53.
低利用率文献的区域性合作储存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献储存空间不足与长期以来积聚的大量低利用率文献占据大量馆藏空间的矛盾成为图书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处理低利用率文献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合作储存低利用率文献已经成为图书馆解决空间问题的主流。合作储存不仅可以节省储存费用,而且可通过进一步揭示文献资源、聚合文献供应提升文献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为人类长久地获得这些文献资源提供可靠的保证。因此,我国图书馆应该根据现实情况构建两种区域性合作储存的模型。  相似文献   
54.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而合作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它强调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弥补了传统教育活动的不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合作教育在我国高校中已广泛开展,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却影响有限;不同类型的高校选择的合作教育模式不尽相同,合作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有所差别;此外,合作教育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否则将影响我国合作教育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5.
在翻译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及教师作业批改量大等诸多弊端。结合翻译教学,对"合作学习"策略指导下的翻译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实践,针对具体情况,将一般意义上的"合作教学"程序做了灵活调整,而后逐步分析教学效果,对比成绩,总结实施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辅助,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师生间、生生间的团结合作精神,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56.
"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模式对于当前中学化学教学与实践领域如何实施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实转变,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4个关键环节:提问、创设情景、组织交流、评价均可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理念,实施相应教学策略,大量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案例证明,这些策略有助于增强化学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7.
国内合作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研究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我国能够开展合作参考咨询的系统只有三四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协调机制和人才,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缺乏补偿机制。发展我国合作参考咨询服务,应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系统,然后向全国辐射,要建立质量评估和利益补偿机制,要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要规范各方行为,等等。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58.
It was examined whether cooperative learning within the Success for All (SfA) program led to improved group work behaviour of Grade 1 pupils. 168 pupils of six SfA schools and 144 pupils of four control schools participated. Positive and negative group work behaviour was observed during a group task, taking into account socioemotional ethos, group participation, and type of dialogue. Longitudinal multilevel analysis was used for the sequence of observed 20-s time intervals. SfA groups showed more positive and less negative group work behaviour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s, whilst controlling for several group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suggest that negative group work behaviour increased gradually during the whole task in control groups, while in SfA groups it increased only towards the end of the task.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ooperative learning may lead to improved group work behaviour of young pupils (6–7 years old).  相似文献   
59.
Abstract

The Program for Cooperative Cataloging (PCC) has formal relationships with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LC), Share-VDE, and Linked Data for Production Phase 2 (LD4P2) for work on Bibliographic Framework (BIBFRAME), and PCC institutions have been very active in the exploration of MARC to BIBFRAME conversion processes.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involvement of PCC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BFRAME and examine the work of LC, Share-VDE, and LD4P2 on MARC to BIBFRAME conversion. It will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area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by the PCC leading up to the creation of PCC conversion specifications and PCC BIBFRAME data.  相似文献   
60.
Abstract

The beginnings and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rogram for Cooperative Cataloging (PCC)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approach taken to cataloging in North America and around the world. The commitment to standards, cooperation, and expanded access also had an impact that went far beyond cataloging operations. One library dean traces the evolution of her vision and contemplates how the PCC’s principles have shaped her entire career and have affected the libraries in which she has work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