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3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85篇
教育   2669篇
科学研究   1274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42篇
综合类   269篇
信息传播   2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希望孵化器在推进高新园区转型升级和全省创新创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对浙江孵化器建设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推进孵化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浙江省及兄弟省市推进孵化器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考虑不同区域对技术创新资源的竞争性及技术创新效率呈阶段性变化特征,构建了基于DEA对抗型交叉评价模型和差异驱动方法的动态评价模型,以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运用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环渤海、长三角地区所含9个省市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开展了实证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对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与分析。  相似文献   
993.
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等5个构成要素出发,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对八大经济区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构成要素进行横向比较,然后对其2005—2012年的创新能力进行纵向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和北部沿海的创新能力较其他区域有明显优势,南部沿海、东北地区、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分别居于第3—6位,黄河中游和西北地区较落后。近年来东北地区提升较快,而西南地区面临较快下滑。最后就提升各区域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4.
环保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选取我国31个省(区、市)的环保产业发展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4个区域环保产业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环保产业竞争力较强的省(区、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沿江及中部经济发达地区,这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环保投资与政府扶持是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95.
基于2003—2012年面板统计数据,分析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值及其基尼系数变化,发现期间我国省域创新能力差距明显且存在扩大趋势;探讨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选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FEM)建立回归方程,应用截面加权广义最小二乘法(CSW-GLS)估计法确定模型参数,基于该模型应用Shapley分解法计算、分析各种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对创新能力差异的贡献度,据此提出缩小省域间创新能力差距宜以增加创新滞后地区科技人才储备为重,其次考虑大力推进创新滞后地区市场化程度,其他影响因素的优化为再次。  相似文献   
996.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区域低碳竞争力。为系统、有效地评价区域低碳竞争力发展状况和运行态势,分析、梳理影响低碳竞争力发展水平的众多因素,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频度统计法、专家调研法构建由总体目标层、系统控制层、基本指标层组成的区域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组合运用Delphi、AHP、熵权法确立指标权重系数;构建基于AHP-EM-TOPSIS的系统评价模型,采用Topsis分析方法对重庆市2001—2012年纵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科学性、客观性。以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为基础,综合评价结果并提出提升重庆市低碳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区域低碳竞争力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7.
在对深圳、杭州、武汉三地推进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的现状成效,领导机制、扶持政策、工作举措研究的基础上,提炼了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共性做法,提出了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对策思路,即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有力举措,开展示范工程,发挥科技支撑,实施产业导向。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提升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区域创新开展全方位、深层次、专业化的科技信息协同服务,以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近年来开展的科技信息协同服务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科技信息协同服务的流程,总结了科技信息协同服务的模式和实践经验,从文献资源体系结构、服务机制、服务手段、服务人才和服务供需关系等方面,对科技信息协同服务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为其他省级文献平台开展协同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与土壤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城镇大建设、产业大积聚、交通大发展三方面阐明了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 并分析了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突出的土壤问题——土壤污染和土壤资源损失及退化问题, 结合对土壤资源保护内涵的界定, 从保护手段系统化、保护主体多样化、保护过程环节的全面化和保护类型渠道的综合化四个维度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土壤资源保护策略, 即以"分区、分级、分类、分期"理念为指导, 通过政府、公众和企业等保护主体, 从源头、过程和末端等过程环节, 采用法规法律、政策、管理、监测和工程技术等保护措施和调控手段来保护土壤资源。  相似文献   
1000.
为评估长江流域各省域单元环境风险状况,构建以风险源危险性、受体敏感性和恢复力3类指标组成的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时序加权平均算子”法等客观赋权法,对流域各省级单元2000-2011年的环境风险进行动态综合评价.结果如下:时间上,2000-2011年长江流域环境风险呈先期有所下降,而后不断升高的特点;空间上,上海、江苏、河南为高风险区,安徽、湖南、湖北和浙江为较高风险区,四川、广西、重庆、云南等西部省份属中风险区,西藏和青海为低风险区.通过对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环境风险时空动态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为流域的环境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