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44篇
  免费   610篇
  国内免费   1248篇
教育   19159篇
科学研究   8451篇
各国文化   115篇
体育   1531篇
综合类   1734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1798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516篇
  2021年   822篇
  2020年   969篇
  2019年   675篇
  2018年   578篇
  2017年   643篇
  2016年   699篇
  2015年   1066篇
  2014年   3077篇
  2013年   3782篇
  2012年   4024篇
  2011年   4510篇
  2010年   2911篇
  2009年   2744篇
  2008年   3136篇
  2007年   3394篇
  2006年   3729篇
  2005年   3323篇
  2004年   2297篇
  2003年   2132篇
  2002年   1507篇
  2001年   1117篇
  2000年   567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管理应运而生。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保存和传播知识的知识资源基础设施,必然要实现知识管理。图书馆引入知识管理将具有不同于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些特点。在知识经济下,图书馆知识管理将熔入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942.
面向全面小康的图书馆常态化转型发展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6—2020年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面临着独特的机遇、风险与挑战,“转型发展”是这一时期全球图书馆事业的主要特征。中国图书馆应当主动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式,科学确定发展方向,融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流,纳入国家重大规划视野。本文在职业认知调查、政策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2016—2020年图书馆的常态化趋势,提出图书馆事业常态化转型发展这一概念;研究全面小康对图书馆事业服务经济增长、国民素质提升、文化强国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分析图书馆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投资与预算、人口数量与结构、外部行业竞争、图书馆内部治理、人力资源与技术;凝练常态化发展模式特征:内涵式发展、均衡性发展、民生化发展、法制化发展和创新型发展。参考文献63。  相似文献   
943.
数字人文研究演化路径与热点领域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数字人文是计算机学科和人文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由计算人文和人文计算领域发展而来。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为来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数字人文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挖掘,分析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明确演化路径和发展趋势。①数字人文研究的热点领域有:数字人文的基本理论,技术驱动下的人文学术实践转向,新合作模式引发的人文学术文化变革,以及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②数字人文研究的内涵更具兼容性,应强调计算转向,考虑重构人文知识的脉络与内容,构建当代知识系统及认知方式;③图书馆学的理论、方法及实践与数字人文研究形成协同发展趋势;④从技术应用和数据基础的角度看,图书馆学是数字人文产生的基础学科,也将是数字人文成果的主要应用学科之一。我国图书馆界应以融合的视角审视数字人文与图书馆发展的关系,进行数字人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图10。表1。参考文献54。  相似文献   
944.
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大规模古籍文本可视化分析与挖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古籍开发与应用模式已难以适应人文学科研究的需要,人文学科研究者期待一个技术逻辑和人文逻辑相耦合的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出现。本文从古籍文献深层次开发与利用出发,利用新的信息技术与面向数字人文研究跨学科方法,以大规模中国古籍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数据研究理念,对古籍进行整理、标注、自动分词等处理,以词频分析统计为研究核心,采用数据降噪、基于窗口时间单位的统计分析计算、滑动窗口预测等分析与挖掘方法,采用大数据实时分析技术,实现了实时、在线、立体、可视化、定量分析字词的历史词频分布规律,创建了一个以语言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等人文学科研究为主的古籍实时统计分析平台,可辅助研究者在大量的古籍文献中发现新的模式、现象、趋势等,实现古籍开发与应用模式创新的初步尝试。图11。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945.
The explosion of availability of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requires that libraries evolve into value-added information providers, rather than mere curators of collections. Modern libraries need to stay relevant to a diverse, technologically savvy patron base and to facilitate and add value to the research community, while facing significant resource constraints. To face these challenges, libraries need to embrace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s (LMS) in order to work smart and achieve more with less. While LMS systems have been around for decades, libraries can explore the new frontier by embracing open source solutions, like open source software (OSS) library systems, which are free to acquire. They need to collaborate with computer experts and become technologically savvy to harness the full power of OSS solutions to meet the specific needs of the library and patron bas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availability,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various LMS systems and OSS variants, drawing from experiences in the present Indian context.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意义] 对国内8个区域跨系统图书馆联盟的建设目标、实际运营状态和发展规划等做深入调研考察,分析总结联盟的发展状态及趋势,提出对策与建议。[方法/过程] 通过网站调研、文献调研、实地访谈等多种调研途径,获得联盟发展的详实数据资料。[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国内区域跨系统联盟的运营基本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目标,但也存在共性问题,如受经费投入影响很大、各成员馆的优势未能实现互补、高校馆的参与度低等。提出加强政策引导、规范联盟服务流程,通过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积累各联盟服务优势,开展多元化合作项目增强联盟凝聚力,并推动"大网络+小核心"的区域联盟间合作策略以促进联盟共同发展等。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意义] 基于对美国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相关启示,为我国大规模开展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从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产生的驱动因素、测评应用的探索与实践、测评指标的形成与优化、测评的方法及流程等方面系统梳理美国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发展历程的特点。[结果/结论] 我国大规模开展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应因地制宜,融会贯通,开发本土化测评量表;完善机制,鼓励参与,实施标准化测评模式;以评促管,评建结合,树立良好的测评文化。  相似文献   
948.
[目的/意义]科学化、规范化、定期化的图书馆战略规划对我国图书馆而言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调查研究并吸收和借鉴国外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相关成果,将加快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方法/过程]调研国外39份最新图书馆战略规划,以之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从战略规划时间长度、战略规划体例、战略规划文本词频等维度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结果/结论]国外图书馆重视图书馆战略规划工作,重视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的产生与执行,重视战略环境分析以及战略制定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协调作用,其开展战略规划图书馆之广泛、战略规划时间之连续以及战略规划体例之规范都为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宝贵参考。  相似文献   
94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oles of makerspaces and librarians in public libraries, as defined by nine librarians instituting makerspace services. It explore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reative spaces and library policy, specifically the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of intellectual freedom and access. Using constructivist discourse analysis tools, this study analyzes interview data to illuminate a concept of access grounded in expression, incorporating hands-on activities, tools, and social connections. This study ha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tioners and policymakers in reconsidering access as a positive liberty enabled by social contexts, and librarians’ enzymatic roles in facilitating those contexts.  相似文献   
950.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study conducted in York County, Pennsylvania, on its countywide library system fram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statewide “Reimaging Libraries” Get Storied initiative, developed and marketed by organizational story consultant, Michael Margolis. Understood as an essential aspect of culture re-imaging and change, narratives were collected from library personnel by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York as part of a service-learning initiative (directed by the first author). Working closely with the library district consultant (second author), we assess the success of the initiative and make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culture reimaging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storytel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