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3篇
教育   302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逝者的恩泽》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女性作家鲁敏的中篇小说,这篇小说突破了她以往的追寻与选择,赋予了"东坝"这块温暖的土地极大的兴致,她用她那充满善意的眼睛,用一双灵巧的手,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令人难忘又感动的肖像图:这里有宽厚仁慈的红嫂、有坦荡无私的古丽、有至情至性的陈寅冬、有纯真无邪的青青、有晶莹剔透的天使达吾提;他们用接纳、呵护、抉择、守护的态度去表达对周围每一个人的珍惜,给予每个人最大能量的关爱。他们如同一颗颗闪亮的珍珠,鲁敏用她那别致的故事构思、细腻的文字为线把它们穿成了一条名贵的项链,那么脱俗而富有情趣,彰显了作者扎实的创作功底。作品尽情地抒写了作家对乡土的眷恋与痴迷,对这里的人们的关注、祝福及感谢,表达出作者对人性善的呵护、对人性真的欣赏、对本真美的赞誉。  相似文献   
72.
文章收录并考释原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部主任沈津先生收藏的聂崇岐致顾廷龙35通信函。信札的时间集中于1939年7月至1958年间,内容涉及燕京大学状况、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引得编纂进展、燕京大学图书馆与上海合众图书馆购书事宜、平沪两地旧书业情形,以及聂崇岐个人教学、研究工作等。从这批信札可以窥见1939年之后聂崇岐工作、生活、学术研究及与友朋交谊之情形。  相似文献   
73.
《洛丽塔》和《英儿》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杰作,这两部创作于不同文化时空的作品在精神内核和创作手法上有着惊人的对话关系:二者在情感乌托邦构造、后现代文学手法应用乃至写作技巧方面也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74.
顾恺之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几经变迁,先是黜顾,后来又崇顾。顾恺之的善变生涯是黜顾与崇顾论辩之争的主体根源。批评家与顾恺之的生活时距是黜顾与崇顾论辩之争的时代根源。艺术家的生活境遇、批评家与顾恺之之间的时代差距、艺术潮流变迁和文论发展阶段都会给批评家提供更多审美移情的空间,给批评家正确评价艺术家的历史地位增加难度。  相似文献   
75.
专业作曲家徐晓林老师对古筝音乐有着特别的洞悉,她的作品继承了传统又进行了创新.在这些作品中,她常将我国民族音乐元素与国外作曲技法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古筝作品中,使得作品颇有她个人音乐的独特风格.她自幼生活在西南地区,那里的少数民族风情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致使她的古筝作品也涉及了很多有关少数民族音乐的元素.少数民族音乐多姿多彩,富于魅力,与筝乐的结合必然会给其作品带来独特的风情,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个性特征,使其作品更加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6.
中国现代文化转型期的知识分子辜鸿铭、鲁迅、林语堂对传统文化性质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他们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即眷顾、弃绝、超脱.但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三位学贯中西的文化名家又有着吾爱吾国、人本主义、反物质主义等相似的文化禀性.这可以使人们管窥出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智识者的角色步步转换的轨迹,即从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士大夫阶层,到具有强烈优惠意识的知识精英,到以学问为志业的学者.虽然其背后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所支配,但这一趋向却是大体不错的.  相似文献   
77.
张衡有不少摹拟班固赋的赋作,也有不少创新的赋.班固赋更多地体现了儒家色彩,张衡赋则关注如何协调儒道思想的内容.班固与张衡赋中体现的不同趣向,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也与他们接受的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78.
辜鸿铭最看重文学中的道德内涵,他有关文学的一些精辟之论常常为道德本体的文学观所遮蔽、冲淡,甚至改造。辜鸿铭发出“惟诗贵有理趣,而忌作理语耳”的议论;提出适合于各民族文学研究者对于异族文学进行高层次研究的文学“整体研究观”;极力捍卫中国传统文学及文言文的地位。但是,他的道德人文观念已经渗透到他所涉及的各个话题中,其文学批评已经很难回归到文学轨道。从辜鸿铭对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所展示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而言,他是一个当然的文学家:但从文学观念方面说,他更多地体现出一个道德家和社会工作者的本色。  相似文献   
79.
顾嗣立是"江左十五子"之一,著述颇丰,尤其是他编纂的《元诗选》更是一部珍贵的文献巨著。对顾嗣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清人的元诗观念,也有助于了解清诗从前期向中后期的转化过渡。因此近几年来,学人开始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了顾氏,本文对近几年对顾氏的相关研究作了大致梳理,总结了其研究意义,提出了一些建议,力图对以后研究顾嗣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0.
肖满省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1):13-17,22
陈第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学术上也有突出的贡献。在易学方面,他的《伏羲图赞》借易图以阐理,大胆创新。他不仅在义理、象数方面取得了特异的成绩,还运用自己所擅长的古音古义研究,撰成《杂卦传古音考》一文,在易学研究领域里开出了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