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55篇
教育   1785篇
科学研究   607篇
体育   587篇
综合类   39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实证分析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作用,发现近年广东省城乡居民在衣着、交通及通讯方面消费均有较大提高。而与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状况相比,农村居民对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高层次消费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培育农村消费市场,建设经济适用房等建议。  相似文献   
72.
农村小学低龄儿童寄宿现象在农村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背景下产生。农村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旨在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利用,提升教学质量,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一系列问题,其中低龄寄宿问题尤为严重。低龄寄宿减轻了父母负担,促进了学生自主性。但寄宿条件差、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低龄学生自理能力弱、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等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以云南省X县农村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为例,对其低龄儿童寄宿生身心健康、饮食安全、自理能力状况等展开状况调查,以找到解决策略,并对全国的农村小学低龄寄宿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3.
农户分化对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的影响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玉红  王琳娜 《资源科学》2020,42(7):1405-1415
推动农地的多功能利用是顺应“功能拓展”这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社会化小农阶段,农户渐趋分化,其意愿行为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到农地功能供给的多样性。本文通过归纳社会化小农的行为特征,以“农地多功能需求的农户响应”为中介因素,构建了农户分化影响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的路径分析概念模型,并使用结构方程(SEM)对该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农户分化对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的直接效应及其经由“农地多功能需求的农户响应”这一中介因素对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的间接效应的大小、方向及影响因素,以探索小农社会化的趋势下,农户分化对农地多功能供给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在湖北省黄陂、新州、鄂州、江夏、通山、蔡甸共6个县(区)的实证研究表明:①农户分化对农地功能供给的多样化兼有直接和间接的负向影响,即农户拥有的生计资本越多,则其供给的农地功能的多样性越低。②农户分化对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的直接负效应主要源于农业生产条件的外部化造成的某些生产要素替代,如优质劳动力的流失引起的劳动力要素和其化肥、农药等要素之间的替代造成的农地生态功能的弱化;③间接负效应则源于社会化小农趋势下渗透型、联结型、物质型3类生产要素的失配,即3类要素的投入没有达成激励相容,从而影响了农地多功能的产出效率。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以推动农地的多功能利用:①重视新型的联接型及渗透型生产要素的投入,并且使两者与实物型生产要素达到激励相容。②拓宽传统的农地利用方式,加深农户对农地外部化生产条件的认知,并通过社保、财政等手段缓解农户对外部化生产条件的依赖,吸引优质农业劳动力回归;③完善农地流转政策,搭建农地流转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农地的完全流转。  相似文献   
74.
杨槿  陈雯  杨柳青  耿佩 《资源科学》2020,42(7):1285-1297
乡村生态转型旨在保护乡村资源环境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及生态服务的经济价值,以达到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共赢,是乡村功能认识回归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乡村农业生产和生态维育功能重新得到重视等外在因素,以及乡村生态资源丰富和村民发展诉求强烈等内在驱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地处生态敏感区的传统农业村落实现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途径。基于生态现代化理论与生态经济发展特质,本文从要素投入和参与主体两方面探讨了乡村生态转型的可能路径,提出乡村生态转型需要从依靠资本转向依靠知识投入,结合政府、社区等主体在乡村知识投入与应用中的行为及作用特点,提出乡村生态转型的知识投入更适合采取社区参与的方式。最后,结合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风景区陈庄村的生态转型实践,对乡村生态转型的知识投入和社区参与策略及其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乡村生态转型必要性及其路径的理论认识,并为乡村发展的生态化实践提供一定经验借鉴和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75.
甘肃民营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大多实行家族制经营,认为符合甘肃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和经营机制需求,但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需要不断进行经营管理上的优化。改进途径是实行股权社会化、管理专业化和治理结构上的规范化,以期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宗旨和内涵相契合,弥补家族制管理模式的缺陷,渐进性和选择性的调整家族制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通过对多重压力叠加下的"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就业特点进行分析,梳理"后疫情"时期支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在政府、企业、地方高校和个体层面提出河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成效提升对策,为提特殊时期政策制定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为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科学地评价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本文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九五"以来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8.
体育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现代旅游方式,并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借助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如何利用"丝绸之路"甘肃段赋存的旅游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国内外体育旅游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开展体育旅游,推动甘肃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对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面论证了甘肃省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后,提出全面开发各类体育旅游产品,拓宽甘肃省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途径.  相似文献   
79.
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等一系列问题.要优化配置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建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运行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河北高等教育在科类、层次、布局上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80.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这一时期,云南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清政府采取了一定措施, 如募民垦荒,兴修水利,种植经济作物等。但清后叶,随着帝国主义的大力入侵,农业逐渐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