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197篇
科学研究   160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9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攻克现有配药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的不足,设计了对应的取药机构、定位机构、机械机构、电机控制系统,实现了PLC对取药行走装置较高效、智能的控制。  相似文献   
42.
结合RFID技术原理和优点,通过在建筑物内的主要管理区的重要部位的通道口安装门磁,电控锁或控制器,读卡器等控制装置,并设有管理人员在中心控制室监控,能够对各通道口的位置,通行对象及通行时间,方向进行实时控制或设定程序控制,从而实现对出/入口的安全控制。探讨了RFID在智能门禁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该应用的具体实现框图,并对其实现的功能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43.
丁魁礼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1):180-184
超智慧社会旨在提供智慧化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就有赖于智能平台的良性运行.在智能平台的建构过程中必须深入理解影响其运作的技术深层逻辑基础.数据的范畴、质量、数量和集合是由人来赋予或界定的,其自然属性影响着智能平台的决策环境,其社会化的属性决定了不能盲目信任智能平台的自动决策;数据的规模也影响到系统环境是牛顿系统还是默顿系统.智能平台的基础协议是由人类理性构建的技术性程序,隐含的假设影响到消费者福利和监管环境.智能平台是公共品,内在的具有共用和互联互通的属性,未来智能平台有待政府端、企业端和社会端的深入合作.  相似文献   
44.
智能制造时代正在到来,为探明智能化无人车间的建构模式并领会其运作逻辑需求,引入"车间智能体"和"车间镜像"概念,以机器人为主体、生产工序为对象、车间全景为环境,探讨智能化无人车间的智能化和镜像化建构模式,并将智能化无人车间分解为生产作业系统、边缘计算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阐释智能化无人车间的运作逻辑.分析表明:智能化无人车间即升级为智能机器人一元生产模式,并在网络空间形成生产车间的远程镜像孪生体,将成为制造行业的标配;可分解为车间实体、车间智能体、车间镜像三大部分,各部分之间的转化包含智能化和镜像化两个过程,智能化包括机器人自感、生产工序感知和车间全景感知,镜像化包括机器人镜像映射、工序镜像映射和车间全景镜像映射;运作架构由生产作业系统、边缘计算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构成,其中生产作业系统是执行躯干、边缘计算系统是决策中枢、远程监控系统是应急外脑,三者密切配合,共同实现车间运作.  相似文献   
45.
科技驱动培训转型升级是实现铁路企业干部职工培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分析了铁路企业智能培训的基本特征,从智能培训环境、智能培训资源、智能培训教学、智能培训学习、智能培训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铁路企业智能培训业务模型;从铁路企业智能培训服务云平台、用户与参与组织、战略规划与制度规范、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机制、发展规划与建设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铁路企业智能培训体系结构;提出作为核心支撑的铁路企业智能培训服务云平台总体架构以及铁路企业智能培训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46.
技术的发展加速教育进入智慧学习时代,新时代对人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如何以知识为基础或载体发展、转化、升华成学科思维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提出了以问题为线索的学科知识图谱,并从心理学和哲学视角找寻理论依据,完成对思维内涵及其形成过程的把握;从知识抽取技术、语义链接技术和可视化技术三方面论证学科知识图谱构建的技术可行性。基于此设计了以问题体系为核心,向下回溯知识体系,向上抽象能力体系的学科知识图谱结构模型,提出了基于学科知识图谱的思维发展机制,在揭示知识建构与思维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从问题解决触及思维本质,以期为人的培养从知识习得走向思维发展的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7.
学习分组是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的首要阶段。随着学习场所的快速变化、多模态交互过程复杂性的增加,采用传统的随机分组、教师指派或学生自我选择等方法进行协作学习分组的效率十分低下。研究提出基于智能技术构建自适应的协作学习小组。首先,阐述了学习分组的价值,即构建合理的协作学习环境、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公平;其次,总结了影响智能学习分组的因素,包括个体属性、小组学术与物理构成以及学习者与环境的交互;最后,描述了经典场景下智能学习分组的通用模型,并讨论了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学习分组的前景与挑战。针对大数据驱动智能学习分组的稳定性问题,基于机器学习中的集成学习思想构建了大数据共识分组框架。此框架有望为人工智能促进未来规模化的个性化教育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8.
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在楼宇智能化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职业行为为内容、职业活动进程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对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思路、模式与方法,考核方式等做了全面分析,明确了课程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49.
存储区域网模式前沿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晨 《图书馆杂志》2001,20(4):30-31,40
随着服务器CPU的速度不断翻番,ATM和千兆以太网的普遍使用,以及硬盘系统容量的不断扩大,I/O速度日益成为制约整个网络系统效率的瓶颈,针对I/O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将数据从通用的应用服务器中分离出来以简化存储管理,采用SAN和LANFREE相结合方案。  相似文献   
50.
赵双 《大众科技》2012,14(3):210-212,184
文章在既有的电磁场与波实验系统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1套全新的用于实践性教学的电磁场与波智能实验系统。该系统不仅改进了既有实验系统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体现出的种种不足,更扩展了该系统的实验接口,为以后该实验系统的功能扩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串口网络的引用,使得以前孤立的实验平台和教师PC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实践性教学这两大电磁场与波辅助教学手段的结合成为了可能,为未来电磁场与波实践性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