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80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423篇
教育   11383篇
科学研究   4575篇
各国文化   116篇
体育   678篇
综合类   922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32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442篇
  2020年   555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520篇
  2014年   1197篇
  2013年   1727篇
  2012年   1525篇
  2011年   1202篇
  2010年   946篇
  2009年   986篇
  2008年   1134篇
  2007年   1387篇
  2006年   1519篇
  2005年   1460篇
  2004年   1027篇
  2003年   1077篇
  2002年   934篇
  2001年   688篇
  2000年   413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 laboratory medicine, several studies have described the most frequent errors in the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total testing process, and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se errors occur in the pre-analytical phase. Schemes for registration of errors and subsequent feedback to the participants have been conducted for decades concerning the analytical phase by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EQA) organizations operating in most countries.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present an overview of different types of EQA schemes for the pre-analytical phase, and give examples of some existing schemes. So far, very few EQA organizations have focused on the pre-analytical phase, and most EQA organizations do not offer pre-analytical EQA schemes (EQAS).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perform and standardize pre-analytical EQAS and also, accreditation bodies do not ask the laboratories for results from such schemes. However, some ongoing EQA programs for the pre-analytical phase do exist, and some examples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 use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types; collecting information about pre-analytical laboratory procedures, circulating real samples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interferences that might affect the measurement procedure, or register actual laboratory errors and relate these to quality indicators. These three types have different focus and different challenges regarding implementation, and a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is probably necessary to be able to detect and monitor the wide range of errors occurring in the pre-analytical phase.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结合我校电工电子实验室硬件条件,以西门子PLC编程技术在机床加工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电工电子实验中常常涉及的电气自锁和互锁、电机的正转和反转、乒乓电路和逻辑函数在开关控制设计中的应用。总结了PLC编程技术在电工电子实验中的应用技巧和要点,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所学专业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理论和实际结合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系统掌握专业知识,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993.
体育舞蹈是集体操、武术、音乐和动作技能表现能力于一身的一门课程,它在达到提高身体机能、锻炼身体目的的同时,通过舞蹈元素与形体艺术的结合,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舞的形式诠释"动"的概念,通过技能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学习了如何展现自身独特的魅力。运用文献分析、教学实验的方法,对参与北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育舞蹈教学的学生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上表明: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教育与学生动作表现能力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994.
王寅秋  罗晖  杨光 《科研管理》2022,43(3):79-88
   本文基于“科学家在线”平台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按照年份分别构建2010—2017年间全国34个省份之间科研人员流动网络模型,测度并分析8年间科研人员流动的复杂性网络整体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研究发现:(1)8年间科研人员流动呈现整体较为明显的“无标度”特性,即北京、上海、江苏等经济科技发达地区不仅流入科研人员的规模较大,流出科研人员的规模也不小,但是全国大部分省份流动科研人员规模较为有限;(2)除了小部分省份之外其余省份的人员流入流出相对较为均衡,一些经济科技发达省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全国或本区域科研人员流动的中心节点;(3)从发展态势来看,8年间全国省级科技人员流动态势相对平稳,但是省份之间科研人员流动规模差距越来越明显,经济科技发达省份与其他省份科研人员流动的规模相比差距越来越大;(4)最为突出的变化是流动人员规模显著增加,人员流动更加便利。  相似文献   
995.
尹斯斯  高云舒  黄寰 《科研管理》2022,43(3):142-151
   基于《中国专利数据库》等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础上,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贸易自由化与企业创新知识宽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问题。研究表明:总体上讲,贸易自由化会促进企业创新知识宽度的拓展;资本品、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对创新知识宽度的促进作用大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对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显著地高于对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专利的促进作用;企业的多产品生产、对高技术工人的需求以及加工贸易份额高低是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创新知识宽度的影响机制。本文的研究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了相关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新形势下,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挑战,系统提升我国科技研究的整体水平迫在眉睫。然而,我国现有知识创新生态研究的基本思路仍是以“大学、企业、政府”构成的“三螺旋”框架,无法体现新时代多元化主体、多样化路径、多种创新模式的平行共存与协同演化特征,致使研究者破题“卡脖子”难题时缺乏整合性视角与适用性框架的支撑。本研究基于知识创新范式转型背景下影响我国以系统工具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核心挑战,深入探究新时代“模式3”知识创新“多重螺旋”(N-tuple helices)生态系统的主体特征与拓扑结构。以之为基础,讨论系统性提升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应对“卡脖子”挑战的可行路径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97.
    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关于碳交易机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分析缺乏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本文基于2009—2016年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以2013年末在7个省市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三重差分的估计方法,通过对比碳交易试点政策实施前后、试点省市相对于非试点省市、高污染行业相对于低污染行业的企业绿色专利申请占比的变化情况,探究碳交易机制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异质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相对于非试点省市和试点省市的低污染行业,碳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高试点省市高污染行业的企业的绿色专利申请比例。(2)相比于发明类绿色专利,该政策对绿色专利中的非发明类专利的促进作用更强。(3)相对于国有企业,该政策对试点省市上市公司中非国有企业的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本文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够增加高污染行业企业的科研人才引进和提高科技研发支出、提高企业资产净利润率,进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国实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提供一定经验支持;为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更好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和绿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8.
研究运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时空修复理论、演化经济地理理论,从时间修复、空间修复两个视角由宏、中、微观三个维度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的关系展开理论构建及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非线性模型考察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的U型关系,进一步创新性的使用历史维度工具变量(中国历史官员量化数据、中国古代城市城墙数据)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展开内生性检验识别,再运用门槛效应、调节效应模型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的结构变化点作用机制进行探寻。研究发现:第一,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与多样化发展呈现U型作用,说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的产业升级高级化与产业多样化发展起到先抑制再推动的作用关系,当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发展专利申请数量超过11 442项,会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第二,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的影响受到科学支出水平的约束限制,科学支出水平的提升能够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与多样化的边际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9.
以往研究忽视了员工创新行为的负面效应。本研究基于自我拓展理论,并对来自3个时间点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创新行为对其心理所有权具有正向影响,心理所有权对反生产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心理所有权在员工创新行为与反生产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道德认同负向调节心理所有权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削弱心理所有权在创新行为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间接效应。本研究发现了员工创新行为的负面效应,探明了其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丰富了心理所有权和道德认同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张爽  陈晨 《科研管理》2022,43(6):113-120
  随着工业5.0来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我国技术型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严峻的现实挑战。知识吸收能力反映了企业识别新知识、吸收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组织目标的过程,能提高组织创新性与灵活性,也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通过文献综述与理论推导,提出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技术型企业中收集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研究结论:创新氛围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在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成果为技术型企业提升员工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与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