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1363篇
科学研究   18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教育公平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权利、机会等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问题,其中分配标准是关键。不同的分配标准,决定了不同人群的现实处境。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招生政策,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标准经历了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标准,到教育“革命”时期政治标准被突出强调,“文革”后学术标准被重新确立,进而到当前经济实力成为影响机会分配的重要因素的变革历程。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have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many sectors in today’s knowledge economy. In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countries, ICT have enhanced equity,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the education sector. However, the adoption of ICT in the South Asian countries’ education sector has not been at scale and its impacts have been limited. There are several gaps and issues that are hindering the wider adoption of ICT and limiting its impacts in the education sector. Through the case studies of the adoption of ICT for education in Bangladesh and Nepal,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gaps and issues to be addressed in order to better leverage ICT to enhance education equity, 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is discussion is guided by the ICT in the education framework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and could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state of ICT in education and offer strategies to better leverage ICT for the education sector of other countries in South Asia and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3.
公平公正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终极价值,更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不公正不平等现象,而且日益侵蚀社会稳定和影响社会发展,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公平公正的现实和战略意义,在各方面进行纠正和改革,贯彻公平公正理念,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对赌协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仍处于尴尬境地,通过对司法审判中的对赌协议案例的统计和分析,发现实践中存在着定义不明确和界定错误的问题。法院大多依据合同法认定对赌协议有效,当事人依据公司法、金融法、合同法和司法判例主张对赌协议无效,各有欠缺之处。通过对理论和实践的反思,认为应当结合国际视角加深研究,并加快立法以填补法律空白,同时必须加强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影响教育公平的诸多因素中,社会资本因素是一类重要的社会因素。在当今市场化的社会发展形态中,存在大量与学生受教育过程密切相关的社会资本失衡现象。社会资本的不平等对于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公平、社会化处境、教育质量公平、乃至职业与社会地位获得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中国市场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有必要关注社会资本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领域"肯定性行动"目标群体态度、价值观念与执行路线的新转向源于少数族裔与主流族裔、亚裔与教育机构以及教育机构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博弈,其转向背后反映"个体平等"与"差异公平"理念的同时,体现了利益群体对新教育公平观的诉求。在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向的当口,借鉴美国教育领域"肯定性行动"转向呈现的经验与教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教育治理中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以"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目标构建多样性治理模式,对有效优化教育公平结构和构筑我国新时代的教育公平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惠特曼是美国最杰出的民主诗人。诗人通过他的代表作《草叶集》歌颂自由、平等、科学、国际主义等。这些主题是惠特曼民主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地区间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建了城乡义务教育公平指数,并计算了2003年和2007年全国31个地区的城乡义务教育公平指数得分。近年来绝大部分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公平情况有所改善。但是,横向比较来看,不同地区差异很大。随后,本文从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和政府财政管理体制两个方面论述了城乡义务教育公平指数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回归分解的计量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公平指数得分差异的关键原因。研究发现,省内财政分权是地区间城乡义务教育公平水平差异的最主要决定因素,它解释了地区间城乡义务教育公平指数差异的42%。最后,还探讨了省内财政分权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公平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入学机会在香港虽早已普及,但这并不代表香港中小学教育是公平的。为了检视香港教育公平的实践,本文回顾了香港回归后与教育公平有关的教育政策争议,从学童的性别、贫穷家庭子女、特殊学习需要学童、少数族裔学童、新来港与跨境学童等几方面剖析了香港中小学在教育公平方面的实施情况,并就探讨香港教育公平课题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教育财政公平与农民工子女教育机会均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其适龄入学子女也逐渐增多。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无论是在家乡的农村还是在客居的城镇,都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和较好的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日趋严峻。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由政府公平财政责任缺位造成的。各级政府财政努力程度不够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财政制度缺陷造成农民工子女教育资源配置不公,部门、地方利益造成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筹措措施不力。要解决新时期农民工子女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必须做到:遵守和完善现有法律,依法治理农民工子女教育;树立教育公平理念,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财政资助;最重要的是进行制度改革,逐步改革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教育资源配置体制,逐步规范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和建立较完善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