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65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504篇
教育   4968篇
科学研究   2954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382篇
综合类   283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41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367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736篇
  2013年   1182篇
  2012年   1005篇
  2011年   1040篇
  2010年   721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905篇
  2007年   816篇
  2006年   768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491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91.
The SCOR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 Supply Chain Classroom Simulation is an in‐class experiential learning activity that helps students develop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and challeng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simulation has broader learning objectives than other supply chain related activities such as the Beer Game. Competing supply chains work to produce and sell two products, each experiencing differential demand. Seasonal demand, time delays, quality defects, and disruptions offer complexities that are part of actu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behavioral dynamics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various functional nodes is illustrated through students’ interactions as they try to achieve their role's objectives. Through their decisions and actions, students develop a prac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and complexiti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classroom simulation actively engages students, and has been used successfully in multiple courses at the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levels at multiple universities and by a major corporation during a manager training session. Assessments indicate that the simulation is an effective experiential learning activity. While it offers learning outcome flexibility, common debrief themes are SCOR model processes,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 information flow, seasonal demand, quality defects, reverse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相似文献   
99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复合型师资,复合型师资建设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的素质包括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辅相成的能力、教育工作者与企业管理者兼得的态度。高校可以通过不拘一格选用专业教师,鼓励教师向复合型教师发展、优化师资整体结构三个途径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  相似文献   
993.
协同创新成为当前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战略举措。文章介绍了美国专业科学硕士( PSM)的学位特质以及协同创新机制在其创建、发展中的运行情况,以期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4.
《现代校对管理学》是第一部从管理哲学视域阐述校对学理论、校对实践及其校对管理规律的校对过程管理学体系。共分四大编章,分别阐述了现代校对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现代校对管理学的实践核心、现代校对管理学的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有关校对管理方面的规范、规定、制度性的文件或表格等,这些对规范编辑出版业,实现出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95.
知识建构作为通过协商对话来建构意义的过程,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描述我国信息化环境下知识建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状况,有助于人们把握信息化环境下知识建构研究的特点,推进知识建构的教学应用。在分析2002—2013年教育技术学领域的核心期刊和优秀硕博士库中知识建构研究的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探讨知识建构的基本原理、不同环境下的知识建构、知识建构的技术支持、知识建构的促进策略以及知识建构的教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面向教学改革的需要,我国信息化环境下知识建构研究应该与学科课程深层次结合,进行开发与实验研究.开展跨文化的知识建构研究.  相似文献   
996.
张静 《电大教学》2014,(1):87-95
TPACK(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是信息时代全新的教师知识框架,对于理解信息化教学诉求之下的教师知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TPACK的知识内涵与特征,亟待更加丰富而深入的阐释。通过文献分析,首次提出了理解TPACK内涵的三重视角:在跨学科视角下,TPACK是教师对跨学科认知方式与信息技术的交互所做出的明智设计和无缝衔接;在解构视角下,TPACK是教师对信息技术与特定学科(或主题)活动和特定主题表征之间的有机融合;在纵深视角下,TPACK是教师采纳技术并使之融入学科教学的多方面进阶与渐进式改变。据此,进一步阐述了TPACK的特征为融合转化性、复杂多面性、动态层级性、实践生成性和个人创造性。  相似文献   
997.
在最近召开的“2013学习科学研讨会”上,来自香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和机构中的学习科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以及实践领域的专家,共同商谈如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推进我国学习科学的深入研究和学科发展。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学习是一个复杂现象,因此,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紧密合作,从不同层次出发研究学习。在推进学习理论发展的同时,从学习科学角度思考教育变革面临的挑战,从而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科技成果奖的相关性,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1989~2010年间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浙江省获省级及以上相关科技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动态观察20多年来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所获的省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的水平与发展轨迹,明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的学位、职称、年龄、项目经费等因素对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动作用,为省政府、省科学基金会在项目的立项与管理、项目经费资助的政策导向方面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科学商店"是一种依托高校、植根社区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普及的公益性组织。在运作过程中,高校直接承担着科普宣传和项目研究等各项活动,起着主体作用。发挥高校在"科学商店"中的主体作用表现在:将"科学商店"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中;根据各高校的特点成立各具特色的服务部和门店;构建一支长期有效的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课程现状的调查和研究,针对数学教育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策略。通过这些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