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064篇
  免费   3004篇
  国内免费   2922篇
教育   119591篇
科学研究   24986篇
各国文化   239篇
体育   11249篇
综合类   10582篇
文化理论   132篇
信息传播   28211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458篇
  2022年   1860篇
  2021年   3468篇
  2020年   4370篇
  2019年   3115篇
  2018年   1965篇
  2017年   2155篇
  2016年   2586篇
  2015年   4623篇
  2014年   11857篇
  2013年   13024篇
  2012年   15211篇
  2011年   16388篇
  2010年   11597篇
  2009年   10471篇
  2008年   11859篇
  2007年   14045篇
  2006年   14081篇
  2005年   12211篇
  2004年   10482篇
  2003年   9094篇
  2002年   7136篇
  2001年   5646篇
  2000年   3217篇
  1999年   1179篇
  1998年   707篇
  1997年   536篇
  1996年   432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2篇
  1957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在技术时代,公共图书馆作为实体空间的"场所"价值,是关乎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公众认知角度探索图书馆"场所"价值,能够发现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过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选择上海图书馆、浦东图书馆和滨海新区图书馆三所代表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平台上的网络评论信息,综合运用Python、Jieba分词、SnowNLP等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从高频词分布、情感分析和时间序列三个维度,对社会公众认知情况进行了文本挖掘。分析结果表明,公共图书馆仍然是重要的公共阅读"场所";公共图书馆"场所"服务颇受欢迎,社会评价极为正面;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是当前社会公众对公共图书馆"场所"价值认知的特征所在。在技术时代,公共图书馆应当高度重视"场所"价值的公众认知新变化,可以将文旅融合作为未来发展阶段的重要内容,助力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52.
2021年7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国家保密学院联合主办的"大数据环境中数字资源权益管理研讨会"通过网络会议方式成功召开。会议邀请图书情报、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权益管理:方法与路径"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本文以会议研讨内容为综述对象,结合国内外研究前沿,分析提出大数据环境中数字资源权益管理面临的四个关键问题和相应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53.
那艳  吴汉华 《图书馆杂志》2022,(1):37-42+53
民间图书馆属于公共图书馆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有争议,其核心原因是学者们未能厘清公共图书馆的属性。公共图书馆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免费、开展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也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公共物品、承担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合理性可从社会公众认可、国家法规制度保障和政府行政认可三方面考量。古越藏书楼是我国现代意义最早的民间图书馆,也是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在当时的社会教育中具有启蒙和开新之价值。  相似文献   
954.
本文总结了主题图书馆服务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并以广州图书馆语言学习馆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专藏资源、馆员服务和主题活动对用户满意度有正向相关关系;主题活动对专藏资源满意度有正向相关关系;空间环境和宣传推广对主题活动满意度有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55.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文化传承,也能在这一服务育人中承载起"立德树人"教育这一神圣使命。阅读推广活动是内化式"立德树人"有效载体,红色主题阅读、经典品读、深阅读省思、真人图书的榜样力量、文化空间育人等是德育的主要路径。在此过程中,应当突出德之思想、挖掘德之内涵,实现阅读推广活动的多重目标兼容。  相似文献   
956.
清代京内衙门向外行文,一般情况下,须等全体堂官画行后,才能正式缮写用印发出。但特殊情况下,只需某一位堂官签画后就可发出,此即“先行稿”,该堂官的签发就是“画先行”。先行稿主要用于处理紧急事务及例行事件,以提高行政效率,重要事务一般并不能用此方式处理。先行稿的使用,也有着显著的弊端。一般来说,京内各部尚书或当家侍郎画先行稿的情况比较多见。  相似文献   
957.
代妮 《编辑学报》2022,(3):244-248
结合曾经出现的典型科技期刊泄密事件,简要分析了科技期刊领域存在保密问题的原因及产生的深刻教训。阐述了新时代科技期刊应该更加重视保密工作的意义,它是国家大安全观、护航经济稳定发展和科研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提高办刊人员保密意识、制定可行措施和加强监管引导3 个方面,对科技期刊加强保密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58.
王雪  刘志强 《编辑学报》2022,34(2):226-229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探索科技期刊如何提升服务能级,挖掘期刊在人才培养中的孵化功能,助力加速高校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应用科学学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高校主办科技期刊自身优势与高校科研团队需求之间的关系,探讨双方合作共建的可能性与实践途径,提出服务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案。高校科技期刊能够为高校科研成果从研发到产出过程提供重要的学术质量保障,在高校青年教师人才建设与科研水平的提升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高校科技期刊所在的基层党组织在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把关等方面都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9.
为了了解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参与科研活动的现状,本研究在“农业期刊编辑在线”微信群中进行了集中调研,最终回收了215份有效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农业科技期刊编辑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副高级以上职称者占比较高;超7成的编辑认同参与科研活动对期刊发展与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但近5年未发表编辑出版类论文(以第一作者身份)及未参与课题研究的编辑比例偏高,主要原因是业务工作繁重、未掌握论文撰写技巧、研究动力不足等;而参与各类课题研究的编辑发表论文情况相对较好。针对这些阻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期刊多途径解决人力资源问题,为编辑参与科研活动留出时间;编辑多渠道积累学习资源,掌握论文写作技巧;无研究动力的编辑可借助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激发自身的研究兴趣;希冀能为建设高水平的行业期刊编辑队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0.
以“唯SCI”“唯论文”为突出表现的“四唯”倾向导致的学术和出版生态异化直接威胁到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基于全国16所省属农业高校2006—2020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就中国知网收录的中文期刊科技论文篇数而言,各农业高校间的关系没有规律,其每年的总论文收录数基本平稳在1.9万篇左右;就国外SCI论文收录的论文篇数而言,各农业高校间呈密切的关系,且呈极显著的正强相关(P<0.01),其总论文收录数逐年呈指数级增加;随着各高校SCI源期刊论文发表数的迅速增加,中文期刊的论文发表数没有增加,甚至略有下降,说明随着SCI在各类评价体系中指挥棒作用加强,中文期刊稿源相对减少,尤其表明国内优质论文外流现象非常严重。被异化了的SCI,既偏离了科技期刊学术传播的本位,也给中文科技期刊的有序良性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政府、高校及办刊人都应当直面问题,探索解决之道,真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升以农业高校学报为代表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创新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