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1篇
教育   949篇
科学研究   34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50篇
综合类   14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0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百事可乐名人广告传播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人广告无论对品牌还是对明星自身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其利弊相问,有一体两面的性质。百事可乐成功的运用“立体代言”名人广告传播策略,组成声势浩大的明星代言阵容,全方位、多角度诠释和传达其品牌内涵,将品牌的年轻、活力、精彩魅力等品牌属性表现的非常到住,提升了品牌的附加值,使百事可乐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42.
既是社会现象又是教育现象的微信圈信息依赖,作为资讯民主大众化、科技革命大众化、人际自由大众化和个性情感大众化的反映,实际上是课堂教学大众化在社会时空里的镜像反射。微信圈在不经意间提供了课堂教学能深深嵌入广阔社会时空的条件,微信圈信息依赖则顺势铺设了向课堂教学输送课程资源的网络"管道"。微信圈信息依赖应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化历程的个人体悟,在文明内化的轨道上实现技术应用的健康化发展,在秩序的心向上实现个体行为的社会性进步,在理性的空间里实现生命的人文化生长。构筑人们在更高追求和更多选择面前的教育平台,使微信圈及其以信息依赖为载体的文明发展成果去推动教育与社会交融共进的互动关系,正是教育本质意义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3.
刘喜球  王尧 《现代情报》2016,36(7):96-100
针对高校图书馆重阅读推广,轻绩效评估的现象,构建了一套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体系。本文以吉首大学图书馆为例,从活动组织、参与者评估、校园影响3个方面对活动全程进行绩效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4.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科技期刊增值服务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科技期刊增值服务模式。【方法】 对133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抽样调研,筛选出2016年1至11月平均微信传播指数(WeChat Communication Index,WCI)排名前10位的期刊,分析其增值服务评估指标。【结果】月均WCI排名前10位期刊的增值服务表现平平,但也不乏亮点。【结论】亟需以优化用户体验为出发点,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科技期刊增值服务模式,以自助式服务提高信息的易得性,以交互式服务建立新型编读作关系,以主动式服务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在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不断积淀自身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例,探究期刊  相似文献   
46.
Impulse buying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consumer shopping behavior in the bricks-and-mortar retail market. Online retailers also expect to profit from impulse buying. It is therefore interesting and beneficial to investigate the design elements of online stores and the sales promotion stimuli that e-retailers can use to either arouse consumers’ desire or decrease their self-control to evoke their purchase impulses. This study seeks to explicitly identify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nline store design and sales promotion stimuli that most affect online impulse buying behavior throughout the consume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Drawing on the two-factor theory, it successfully identifies the hygiene and motivation factors that trigger online impulse buying. The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of 239 valid respondents revealed that most of the hygiene fac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esign of online stores, and all of the motivation factors are forms of sales promotion stimuli that effectively facilitate online impulse buying and present utilitarian or hedonic benefits to consumers. This study also identifies the most effective sales promotion stimuli and offers a comprehensive checklist for Web designers. Moreover, the distribution of motivation and hygiene factors for each stage of the EKB model is uneven, and some stages include only hygiene factor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at the triggers of consumers’ online shopping behavior do not always apply to online impulse buying, and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impulse buy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47.
基于期刊《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的文章推广实践,提出英文学术期刊的论文出版与推广体系。该体系强调论文出版与宣传的统一性,编辑部在策划与实施过程中要发挥的中枢作用,以及对出版商平台、作者及其单位、相关媒体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以作者所在期刊的文章出版与推广实践为例,具体说明该体系的实现步骤及效果。文章的Altmetrics表现印证了该出版与推广体系对促进文章传播,提升文章关注度的重要作用。本文提出的论文出版与推广体系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流程清晰,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期望能给国内英文期刊的文章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8.
融合科学性及艺术性的科技期刊封面图像,不仅能直观准确地展示和传播科研成果,还能提高科技期刊的艺术水平和品牌形象。本文以《Genes & Diseases》封面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不同封面文章主题的设计思路,提高期刊“颜值”,以期为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提供实践经验,探索期刊影响力提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9.
景勇  张扬  秦毅  钟媛  尹淑英 《编辑学报》2020,32(1):30-33
以科技期刊对码的使用为切入点,分析探索科技期刊在新型应用场景下的媒体融合实施路径,归纳总结科技期刊使用码的种类和特点,分析科技期刊使用码的本质、诉求和存在的问题。建议科技期刊可以采用深挖内容资源、与专题策划相结合、尝试增加科普内容、合理美观布局等措施实施基于二维码的融合出版。  相似文献   
5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期刊面临重要转型。如何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建设、媒体融合发展,快速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融媒体技术手段为依托,详细总结了期刊在选题策划、稿件处理、多模式出版、融媒体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以供其他科技期刊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