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804篇
科学研究   13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61.
"对话式"教学具有产生、演化、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当前大学生课堂学习表现的现状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课堂教学改革的需求、教育教学目标推动的需求都促使"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建立、发展与推进。"对话式"教学模式有着与其他教学方法截然不同的特点,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依据、哲学积淀、实用价值、对比优势、明显效果,因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实践中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与热情接受。  相似文献   
162.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问题及解决意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当前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建议:强化劳动准入制度,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考虑职业资格标准的动态性和及时性,完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管理,推进其与国际接轨,加大对职校实习设备经费投入,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3.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antecedents of students’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computer-based course evaluation. The study proposed an 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at integrated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relevance into TAM. Based on the responses from 149 business school students in Macao, the study identified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relevance on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students’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computer-based course evaluation. The result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showed that subjective norm had a positive, strong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rceived relevance that in turn affected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Besides,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had direct effects on students’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computer-based course evaluation. Thus, subjective norm played a major role in affecting Chines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course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64.
2005年,韩国《国语基本法实行令》颁布,标志着韩国语作为外语教学教师资格制度正式建立。韩国语教师资格分为1、2、3级,1级为最高。韩国语教育副专业毕业生及韩国语教育培训课程结业者通过考试可获得3级证书。韩国语教育专业本科生、硕士生毕业后可获得2级证书。非韩国语教育专业毕业生须参加规定的培训课程并通过韩国语教育能力检定考试可获得3级证书。2级、3级证书获得者经过规定的时间和教学经历可晋升为更高等级。  相似文献   
165.
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但是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却背离了这一目标,成为了"专科教育的翻版、本科教育的压缩"①。高职院校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对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双证"互通课程模式是高职院校实现其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实际考察"双证"互通课程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尝试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6.
不规范期刊不仅影响图书馆的期刊验收工作效率,而且影响期刊管理的整套流程。文章对不规范期刊的12种表现形式进行了概括,对其验收方法进行了论述,为提高不规范期刊的验收质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7.
在分析网络教学特点、学生、学习风格的基础上,从认知角度出发,采用整合性技术接受模型、社会认知理论等,对国内网络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研的方法,将学生按照学习风格进行分组,识别出不同学习风格类型的学生对于网络教学效果的显著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适合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网络教学策略,对网络教学服务提供者改善网络教学适应性和教学效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8.
在“以用为本”的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服务并支撑“一本多证”规格的教学改革日渐成为高职教育的关注重点。本文结合商务英语资格考试(“BEC”),就如何融入课程和教学进行了系列改革实验,佐证了“证”“课”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9.
郭沫若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从“医生”到“文人”,再到“政治家”的转变,在不同的转折点,为寻求新身份的合法性,一方面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修改,另一方面也对自传叙述作相应的调整。在“弃医从文”的转变中,他在与田汉、宗白华二入的通信中表现最为强烈的是一种忏悔意识,而这种忏悔并不完全是宗教意义上寻求“宽恕”的行为,也是郭沫若获得新的身份认同的心理机制。论文所探讨问题的是郭沫若如何通过忏悔的心理机制和言语行为,获得新文学圈的认同,以及这种心理机制在他身份的第二次转变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对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否定稍作思考。  相似文献   
170.
银企互联系统为企业财务决策提供了准确、实时和全面的信息支持,而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威胁是银企互联系统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通过对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字摘要以及加密技术的研究,着重阐述了银企互联系统中双向安全认证的一种解决方案,以保证银企交互数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