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692篇
科学研究   17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2篇
综合类   85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The article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how diversity is defined and attended to in Swedish schools. The research reported has been carried out as a case study of categorizing practices that concern the uses of neuropsychiatric diagnoses, notably ADHD.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as part of a larger study. The interaction over a two-year period between the parents of a boy (William, aged 5.5 years) and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chool (school psychologist, principal, teacher etc.) has been analysed. It is shown that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provide different accounts of William’s difficulties. The parents, while not denying that their son causes problems in class, argue that the boy will mature and that the problems will disappear.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chool try to convince the parents that a neuropsychiatric examination of the boy will be beneficial to all parties. The long process of negotiation can be understood as a rhetorical drama, where the category ‘ADHD’ serves as the resolution of a complex institutional problem in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  相似文献   
132.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language usage and international media on the strength of either national or global identity.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354 responses reveals that individuals who studied at universities that use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embrace a global identity. Viewing local (Kuwaiti) television programmes and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predict national identity.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social entities that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mi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sation on national identity. It concludes that the argument that globalisation and Westernisation are two faces of the same coin is overstated.  相似文献   
133.
女性视角是张爱玲小说写作中常用的视角。作为故事中人活动场域的营造者、故事的知情与旁观者,张爱玲的小说无论是场景的定位还是题材的选取都体现了女性特征;其故事情节往往围绕着某一女性的期待或命运展开,人物性格塑造里也隐含了性别立场。张爱玲小说写作的女性视角具有自我投射、女权意识和形而上意味的艺术形象等艺术特征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4.
纵观当今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刑法通常规定特别没收制度,只有少数国家或地区刑法规定了一般没收制度,我国就属后一类之列.究其本质,虽与一国法律文化传统相关,但刑法发展至今日,仍在刑法中保留一般没收财产刑,既与当代社会价值、刑罚理念、刑罚目的相悖,也存在着适用上难以克服之弊端.因而,应对我国的没收制度予以完善,从最终的发展方向看应予废除,并建立相关替代和补充制度,以与当今国际刑罚发展趋势相协同.  相似文献   
135.
面部器官对人的思维和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人类最明显和熟知的身体部位,面部器官的构成是人类认知经验的基础和出发点.本研究从认知视角中的概念隐喻入手,尝试解读面部器官四大语义场内构成的词语、英汉面部器官词语的翻译、翻译过程中问题的产生等相关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从词语概念意义的认知空缺、文化的认知空缺、意义的语境化三个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6.
语篇意义分析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交际行为,其过程蕴含着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这就要求读者在语篇理解的过程中着眼于作者的思维认知方式。运用认知模式中的突显、框架、视角等识解概念能有效地将人类生活体验及认知方式运用于语篇理解的各个层面,从而深入挖掘作者思想及意图。这一思想要求教师在语篇教学中不只是机械地分析词、短语、句子等基本语言结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37.
无主句是汉语言中的一种常见句型,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使汉语无主句的英译成为一个翻译难点。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句法学的视角下讨论了汉语无主句的英译策略,认为汉语无主句的英译要以译品的主语来源为关键,这样才能使译品符合译入语规范,避免产生中式英语。  相似文献   
138.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家庭生态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儿童个体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家庭则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场所。从家庭生态观的视野来看,当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存在着目标系统、对象系统、内容系统、环境系统等多方面的生态危机。因此,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必须在这几个方面寻找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9.
国际体育在本质上属于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社会文化交往活动。本文着重梳理国际体育的历史进程,认识国际体育当代发展的文化特征,努力建构国际体育未来的多元文化图景。  相似文献   
140.
吴丽仙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1):38-40,80
华裔美国新生代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中塑造的"边缘人",以双重视角表述的"新的中国",重建了华裔美国人的自身话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话语方式--寻求自我整合的文化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