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602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38篇
信息传播   1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花儿”是流行于甘、青、宁地区的民歌,民间音乐工作者对“花儿”都有诸多论述,其名称的由来也引起了颇多争议,如这类民歌为什么叫“花儿”?它与“少年”的关系是什么?还有另外一些比较特别的解释。本文对这些有争议的观点进行了综述性的说明,并认为要给“花儿”正名,需进行综合考察比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给“花儿”一个正确的名称。  相似文献   
82.
晏几道[诉衷情]组词之第八首,孙望、常国民主编《宋代文学史》、王根林校点《小山词》以及覃媛元撰《晏几道年谱》中,皆把它理解为表现时事政局的词作,覃撰《年谱》中更判定它是伪作。其实,该词并非表现时事政局,亦非伪作,其题旨与本组词中其它词作一样,都是用来表现男女相思离情的。  相似文献   
83.
关于人名的研究不仅是姓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古代文献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人名,结合古文字资料对其用字特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我们发现,人名不只是区别人与人的符号,同时又是文化的镜象和观念的折射,对研究古人的思想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为增加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教育部颁发了双线晋升政策,辅导员在职业晋升时可以同时申请职级和职称两个系列。使用扎根理论研究路径考察案例学校辅导员在双线晋升政策要求下如何应对职业晋升,发现名义上提供双重机会的双线晋升政策,因与辅导员的工作特征不相匹配,实质上变成了辅导员晋升的双重困境。尽管辅导员在不同的情境和干预条件下采取了不同的行动策略,但他们对晋升后的结果都不满意,以致这项意图良好的政策产生了预期外后果:在政策目标、手段和结果各方面都出现了名实分离的情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悖论,是因为辅导员晋升中存在政府逻辑、专业逻辑与市场逻辑的错位。此悖论不仅给辅导员的专业认同带来了巨大困惑,而且对辅导员的专业化提出了挑战。对那些为了在学术竞争中名列前茅而实施类似政策的学校而言,本研究结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5.
杨雪峰  任秀娟 《中国科技信息》2007,(23):219-219,221
记住学生姓名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86.
品牌名的翻译是语言的转换和文化的交融,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认识和处理至关重要。本文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通过对中英品牌名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异同,就如何处理品牌名翻译中碰到的文化问题提出了文化迎合、文化避让和文化转换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87.
称谓语作为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隐含着丰富的文化特性。文章对英汉两套称谓系统从亲属称谓、社会称谓、姓名称谓三大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其折射出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88.
腐败与反腐败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一个良好的制度能够有效地防治腐败的滋生与蔓延,这已经是形成共识的一项应对腐败的措施。由财产个人申报制度进而过渡到金融实名制并参考国际经验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将是未来反腐败措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9.
就《红楼梦》中“宝玉”名字的意蕴,作不同意前人作出的解释,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宝”字含有“功用价值高”的含义,此字揭示了宝玉对于贾家的重要意义,也指出了宝玉被利用、被牺牲的悲剧命运,而“玉”字则评价了宝玉的人品,“玉”在中国传统化中,多用来比喻君子的道德。“玉”永远无法成为世俗人眼中的“宝贝”,这就预示了宝玉最后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90.
试析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权利,分别由不同的法律调整,但两权却时常发生法律冲突,如何看待和合理解决两权的冲突,是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希望对此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