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4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教育   2527篇
科学研究   714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65篇
综合类   163篇
信息传播   8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942.
朱更勇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5):68-70,6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孙中山让位原因的研究在前期观点包括财政危机、同盟会和南方革命阵营的分化、帝国主义干涉、资产阶级革命局限性、敌我力量悬殊等方面继续深入。对历史事件发生的综合因素的考察、孙中山个人角度进行的分析以及心理分析法的运用是此期研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943.
以药学期刊为例,将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作为切入点,采用官网、数据库等公开途径查询与作者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目前期刊对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的管理现状以及作者的真实投稿意愿。结果发现,造成“一稿多投”始终“禁而不止”的原因可能在于多数期刊没有按照《著作权法》规定完成审稿或明确约定审稿周期,有些期刊即使约定了审稿周期也没有认真执行,且期刊的实际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超过了作者的心理耐受阈值。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期刊应正确领会《著作权法》精神,尊重作者的投稿利益,明确、细化稿约中对审稿周期、出版周期的约定,提高期刊的出版伦理规范意识等建议,旨在为合理解决一稿多投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4.
王旻玥 《编辑学报》2023,(4):421-425
对《中国机械工程》退稿申诉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出不同阶段退稿常见原因、申诉特征和应对方法,提出建立高效的应对机制、透明的监督机制、及时的反馈机制和主动服务机制。发挥科技期刊的学术服务功能,帮助作者提升科学素养,改善作者的投稿体验;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形成从被动到主动、从应对到服务的转变。  相似文献   
945.
同行评议时间控制应贯穿学术期刊专家审稿前、中、后全过程,而“审稿中”的时间控制是同行评议全程管理中易忽视的薄弱环节。对于该阶段的进度控制,编辑部可通过扩充专家邀请数量、提前设置增审、压缩增审周期来影响审稿进度。本文将围绕这3种方法调研其实施现状,以反映审稿进度控制现状并发现问题。结果显示,大多数期刊首次邀请专家人数仅等于要求回收意见的份数,审稿异常稿件需消耗1个审稿周期后才会被设置增审,审稿周期较长期刊的增审周期也未适当缩短,这些反映编辑部对处在“审稿中”稿件的时间管理处于近乎“虚空”的低干预状态。本文基于调研结果提出,期刊首次邀请专家人数宜大于要求回收意见份数但不是越多越好;分类确定提前增审对象及时间点;增审周期可控制在≤21 d;挖掘采编系统智能化辅助功能,减轻人力负担。多措并举,优化审稿进度控制效果,提升审稿运行效率,助力我国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建设。  相似文献   
946.
The purpose of our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issue of answer changing in relation to students’ abilities to monitor their behaviour accurately while responding to multiple-choice tests. The data for this study were obtained from the final examination administered to students in a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urs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decision making regarding answer changing can be informed by metacognitive monitoring when a student's attention is drawn to cues solicited during testing. However, answer changing can be a “tricky” test-taking strategy, and how it relates to test performance is based on an interplay of variables both at a person level as well as at a task level. This is probably why this strategy is frequently misunderstood by both test-takers and educators.  相似文献   
947.
Education systems increasingly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scientific reasoning skills such as generating hypotheses and evaluating evidence. Despite this importance, we do not know which tests of scientific reasoning exist, which skills they emphasize, how they conceptualize scientific reasoning, and how well they are evaluated. 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views 38 scientific reasoning tests. They used to primarily consist of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but since then have become more diverse, even including tests that automatically analyse virtual experiments. Furthermore, this review revealed that the tests focus on the skills of generating hypotheses, generating evidence, evaluating evidence, and drawing conclusions. Additionally, conceptualizations of scientific reasoning have moved towards a domain-specific set of different but coordinated skills over the years. Finally, concluding from gaps in test evaluation, a future focus should be on testing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comparing different scientific reasoning tests, and how relevant test results are in predicting criterion variables like academic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948.
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深化三个阶段,成果颇丰。围绕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相关要素、其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及发展对策等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本文综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历程及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足与展望,旨在对进一步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49.
鲁迅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颇具文学及社会意义和价值,可以从鲁迅小说对明清小说思想及艺术的批判继承与发展、鲁迅对明清小说的学术研究以及鲁迅运用明清小说作为资源在其杂文中做出"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几个方面切入研究。但就研究总体状态而言,新中国成立前多为较直观的感受;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一段时期内的相关研究屈指可数,难以形成规模与特色;新时期以来,这一研究展现出一种多维度的纵深迈进。  相似文献   
950.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就业结构的调整,高职院校要想生存与发展,急需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测评,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和培养对高职教育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