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篇
教育   205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主要分析了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在阐释概念的定义、词的分类、短语的分类、语法功能、句子分析等内容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2.
本文在DP框架下探讨了英语中"NP1+’s+NP2"结构和汉语中"NP1+的+NP2"结构的歧义现象,并成功地用一种模型解释了"NP1+’s/的+NP2"结构的歧义,指出产生歧义的根源在于DP内部有两个位置和功能都不相同的投射可供"’s/的"选择,处于高位的表示领属关系,处于低位的表示描述和限定关系。  相似文献   
23.
CT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英缩写,现已被汉语连带音带义借用,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外来词。HSK之所以以CT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是因为其来源与CT等完全不同,它并不是一个外来形式,而是“汉语水平考试”的拼音缩写。HSK可谓应运而生。HSK等的出现,预示了或代表了汉语新词语产生的一种新途径。根据英字母的名称来重新规定汉语拼音字母的读音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4.
逻辑是正确思维的工具。但是,如何使这个工具的应用价值体现出来,似乎较少有人去真正关心。本文从逻辑语义学角度去研究语词的意义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具体应用,特别突出了如何运用这方面的逻辑知识去进行批判性思考,用事实说明:即使非常简单的一个逻辑知识,其应用价值都是需要努力去发掘的。如果要使逻辑成为真正改善人们思维的工具,那么,任何轻视逻辑应用研究的态度和观点都是应抛弃的。  相似文献   
25.
对于动词省略产生的允准条件,一种普遍的看法是,动词短语省略受制于句法表层结构的同一条件,但是许多事实表明,依照句法上的同一性要求,动词短语省略在很多情况下都不能获得允准。但是从语义因素的角度看,动词短语省略其实是建立在一定语境基础上的一种代形式,省略的动词短语与它的先行语表示出相同的特性。语义同一条件具备了成为一个动词短语省略允准条件所要求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26.
从打破原文表层结构的角度,通过评析夏济安译作<霍桑论>,透视译文中改变语序以符合中文习惯;利用文章剩余信息,添"枝"加"叶";转换词类,化顺为逆或化逆为顺;巧用四字句;化整为零等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7.
充满活力的新词新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词新语是指近年来产生或被吸收到普通话中来的词语,主要来自一些外来词,方言词、专业词、新造词语以及原有词增添新的义项等,它的突出特点是反映事物或现象以及表现人们思想认识等方面的敏锐性。不断的吸收新词新语是丰富和发展普通话语汇系统的有效途径,新词新语的使用使得我们的言语交际更加方便、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28.
由颜色语素构成的成语在英汉成语中广泛使用,形象生动,语言洗炼,富于哲理。要正确使用这些成语就必须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英汉颜色语素的对比分析揭示颜色语素在中西文化里所折射出的不同的文化内涵,对正确使用成语进行成功的言语交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朱德熙先生依据功能将联合短语划分为体词性的和谓词性的两大类。我们认为,除了体词性和谓词性以外,现代汉语中还存在这样一些联合短语,它们在功能上既不同于体词性,也不同于谓词性,而是具有明显的附加性特征。所以,我们尝试将它们另立一类,名为“附加性联合短语”。文章主要讨论这类联合短语的小类与功能。  相似文献   
30.
本文在充分归纳前人对“的”字短语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的”字短语的附着性、概括性、指称性、对等性、独立性和可转换性等特点,并对《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对“的”字短语的界定提出了商榷意见,对“的”字短语作了较为合理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