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篇
教育   205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在谓宾对象介词短语中,介词所标记的是谓词宾语指涉的对象,标记对象的介词一般是“对”或“对于”。蕴涵这种介词短语的句法结构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其谓核动词具有[+施加]的语义特征和[十黏连谓宾]之句法特征;它包括“形式动词”、“‘于’缀动词”、“允准动词”和“示显动词”四个次类。谓词性宾语则具有[-受事赋值]和[-致变]两个语义特征,它可分为“心理感知与评述动词”、“动作动词”和“形容词”三类。介词所标记的谓宾对象,须具有[+受涉]、[-倚变]和[+拒载]三个语义特征。其句法主语因受谓核动词的制约,既有施事题元角色,也有当事题元角色。  相似文献   
62.
紧缩句论略     
紧缩句理论的分歧和存在的缺陷是突出的,有进一步阐释的必要。通过对有影响的紧缩句理论进行归纳和评析,提出了紧缩在语构上的层级分析理论,建立了紧缩句新概念,并由此出发,归纳了紧缩句的类型,建立了新的紧缩句系统。  相似文献   
63.
词和短语界限的模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形范畴理论考察,词和短语界限的模糊性是客观的、非离散性的。从语索组合的角度,根据特征把词的内部成员分为典型的词和模糊的词。构成词和短语界限模糊性的成因,则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64.
“概数 +‘名+们’”结构形式的发展与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名词带上表复数的语缀“们”后,其前又加上表示复数的指示代词、数量词、形容词,组合成“概数+‘名+们’”短语的用法。文章使用白话小说和现代作品中的大量语言材料,对这种短语的发展变化,作了详细的考察,认为这种结构是在承古融洋中发展起来的,是同语的表现形式,并带有个人爱好的色彩。  相似文献   
65.
Translating methods are undoubtedly the core problems we are confronted with in translation.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geography, history, religious belief, life custom, the phras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have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they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ultural tradition closely ,and inalienable. Therefore, in the phrase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must understand culture manifests of the different national society in the language,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semantics in the phrase, use the suitable translation method. If the original translation language elemen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ulture in the translation, we may use the coordinated literal translation, an image usage, similar method and so on.  相似文献   
66.
四字格结构是最具汉语和汉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最符合汉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四字格俯拾即是,按照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其英译应以语义相符,功能相似为客观依据,尽可能使译文贴切、自然、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67.
面向汉蒙机器翻译的汉语介词短语(pp)的蒙古语转换规则研究,一直是一个空白。我们在借鉴汉语语法关于介词(p)及介词短语(pp)的研究成果和传统蒙古语翻译关于汉语介词的翻译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语料,从汉蒙机器翻译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由最典型的几个介词构成的汉语pp的蒙古语转换规则进行形式化描述的同时,探讨了有关pp转换方面的语法和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68.
英汉动物词汇的意蕴异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茜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7):99-10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使世界上的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动物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汇,英汉两种语言也是如此。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含义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含义的三大基本特征,指出了造成这三种特征的渊源。通过比较,人们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英汉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有助于到位的理解、恰当的运用并真正领悟英汉语言中的动物文化。并由此得出结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不仅要准确无误的传达语言信息,更要重视隐含在语言里的文化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69.
大学生在校园课余生活中使用着许多很有特色的流行语。作为在特定群体和环境中流行的词语,大学生流行语体现了大学校园特有的生活风尚,或真切地反映出大学生内心世界的某些侧面,大都带有较浓重的情感色彩。虽然有部分词汇透露出一些不良思想、情绪和风气,但大学生流行语的绝大部分是讲究技巧的、充满机智的语言,是特定群体的一种口头修辞和语言创新,说流行语一般是富于情趣和幽默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70.
《孟子》中的女人,可以认为有几个意味:其一,是与男人对举与比附的女人,不是单独显现的女人。其二,似乎是一个一个虚幻的故事,没有实指的女性话题。但是,越是虚的,越使人觉得那是实的;越是实的,倒越使人觉得那是虚的。其三,我们不知道《孟子》中的女人,怎么看待我们后人。《孟子》中的女性话题或者女性故事,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典故,没有时代性限制,达到了哲学上的永恒。最终,女人在《孟子》中,是一个意境:孟子用语词说出来的女人。语词成为哲学,成为教育,成为历史记忆。最终,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无逃于语词中的男人和女人,任由后人在语词中摆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与现实中的人是隔膜的,我们倒是在典籍的语词中才能对人无限欣赏与神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