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237篇
科学研究   55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25篇
信息传播   1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在对章的制作和流传过程具有整体性把握的基础上,分别对章分析的目的任务、章分析的原则和章分析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2.
陈唯真  粟晓黎 《编辑学报》2017,29(2):135-138
发表优质科技文章是科技期刊的追求.优秀的科技论文必须具有突出的3大特性,即创新性、可读性和传播性.编辑加工是更好地赋予科技论文3大特性的智力劳动.提炼论文的创新性是编辑加工的关注点,雕琢论文的可读性是编辑加工的落脚点,提升论文的传播性是编辑加工的着眼点.本文从这3个方面讨论科技论文编辑加工内容、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为全面提高科技论文编辑加工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毛泽东在其诗文中运用典故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事典与语典。事典与语典计可概括为"有运用中国历史事件的事典","也有运用古代传说的事典"和"有运用名人名言的语典"等4个方面;而在具体运用典故时,则主要是"有以句子形式出现的典故""有以谚语形式出现的典故"和"有以短语形式出现的典故"等8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14.
骆超 《编辑学报》2016,28(3):287-289
为提高刊物学术质量,扩大期刊影响力,根据《水利水电科技进展》“庆祝河海大学建校100周年特刊”的约稿实践,从活动的策划、约稿过程跟进等方面回顾向编委等业内知名专家学者邀约整期综述论文的历程,从中提炼经验并进行思考,探讨特刊约稿的方法与策略.实践表明:利用重大活动契机约稿有助于提高成功率;约稿作者的精心遴选、充分而细致的约稿准备和及时的跟进对提高特刊约稿效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5.
我国近代传记文学并不是呈直线发展的。由于社会的变革和受外国文学的影响,使得我国近代传记文学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从突出传主的个人功业向突出传主的个人性格转变,从摹仿史传文学向学习西方传记文学转变,语言上从古典的文言转向浅近的白话,篇幅由短篇转向长篇。  相似文献   
116.
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提出了“体由性定”的文学思想。按行文的内在理路,刘勰应该阐明文体创造的根本动因,即创作者的思想情性问题,但是刘氏选择用低层次的“形式训练”(摹体以定习)的办法来创造文体,并视之为“文之司南”。故此,刘勰在阐发如何解决根本问题的途径上,出现了理论漏洞,这是刘勰在面对理论困境时使用了“分身术”的缘故。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质性》诸篇对《体性》篇的理论漏洞做了修补。  相似文献   
117.
《毛颖传》是韩愈另类于其载道文的一篇奇文,后世仿作颇多,其中很多“元素”也影响深远。历代对《毛颖传》的评价,低至“文章之甚纰缪者”,高至“千古奇文”,价值增减高下,因时因人而异。《毛颖传》文体特色、结构意蕴是学者关注重心所在,归《毛颖传》于“传”之“变体”。储欣评曰“以史为戏,巧夺天工”,简约而深刻地揭示了《毛颖传》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8.
受农耕文化的浸润,中国人养成了由己及人的典型的思维方式;受“文以明道”观的主宰,中国文人皆自觉地以文章为传道之工具,因此,代言就成为古典文学最本质的抒写方式。从最早的甲骨卜辞和金文铭文中的代神谕或代王言,到后来书、记中的代他人言,再到后来古文中的代圣人立言,旁及词、曲、小说,整个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都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9.
While researchers with retracted papers – publications that are withdrawn because of significant errors or scientific misconduct – carry a permanent stain on their publishing records, 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and initiators of such retractions can shed a different light on the matter. This paper, based on a random sample of 2,046 retracted papers, which were published between 1975 and 2019, extracted from Retraction Watch and the websites of major publishers, shows that 53% of the retraction notices do not specify who initiated the retraction. Nearly 10% of the retraction notes either omit or do not contain information related to reasons for retractions. Furthermore, most of the retracted papers in our sample have no limitation section; those who do are commonly unhelpful or irrelevant. The results carry three implications for scientific transparency: retraction notices need to be more informative; limitation sections ought to be a required and even an open section of all published articles; and finally, promoting ‘heroic acts’ in science can positively change the current publishing culture.  相似文献   
120.
本文分别从期刊撤稿规范和流程、对作者惩戒措施、研究报告透明度政策等方面深入揭示了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伦理建设现状,并提出国内期刊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措施。1)完善撤稿规范和流程,是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制度保证。2)制订惩戒措施,构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防线。3)增加研究报告透明度,将“把控内容真实性”作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本:①提高数据、代码、材料透明度,增加对研究结果的信任;②制订图像完整性标准,避免不当操纵;③遵循临床试验报告指南,促进试验结果的完整和透明;④施行临床试验注册相关规范,提高社会公信度;⑤规范利益冲突披露形式,提高研究报告透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