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198篇
科学研究   67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6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作为审美对象,艺术作品以直观的方式向审美者显现自身,但这种显现相关于审美经验的生成。针对作品的审美活动,就是审美对象与审美经验的相互生成。审美经验的传播就是审美经验经由媒介所发生的交融,但传播媒介在显现作品和艺术时,又遮蔽了它们自身。只有不断地去蔽,才能让艺术的本性与存在相关切,从而让审美经验生成生活自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2.
边缘情境与西方文学经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缘情境是存在主义的重要概念,文章以此作为切入口,从人学与人文的角度,对西方文学经典作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3.
Toni Morrison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American's preeminent novelist.As the Pulitzer Prize and Nobel Prize winning novelist,her stature as a post war American novelist can be no doubt compared to that of great novelists like Hemingway and Faulkner.Historically alert,Toni Morrison magnificently explores the life of the black,especiaiiy that of black women.Her Nobel Prize Lecture.in which she again tells a story of a black wom- an.can be regarded as an epitome of Mortison's works.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blind black old woman and the young people is full of wisdom and profoundness.Like many great works,Morrison's Lecture can also be traced back to some ancient archetypes,this thesis attempts to use archetypal theories to probe into the archetypes in Toni Morrison's Nobel Prize Lecture from characters, and theme.These archetypes denote deeper meaning of the author.  相似文献   
144.
During interview with English majors, it was found that a majority of students expressed disappointment with their experience of English literature classes. Students' dislike of learning English literature appears to be the major problem of teaching English literature in China. Reader response approach is a good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 this paper, I explain the rationale behind the reader response approach, such as its origin, definition, features, assumptions, and strategies. Then I illustrate how reader response approach works as a teaching strategy by presenting several teaching models. At last I evaluate its usefuiness for teachers and present the advantages of reader response approach in Chinese context.  相似文献   
145.
论文透过现代诗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对诗的喜好,并由此思考什么是"好诗"。依据学生对白灵主编《九十一年诗选》的讨论稿以及本人"现代女诗人作品选"的课程响应,可知学生喜爱的作品有四个特点:一,文字浅显可读,简洁顺畅,较易吸引学生阅读;二,题材、主题可亲近,较易引起经验上的共鸣;三,以抒情为主,表达亲情或爱情的作品,学生最易进入诗境;四,具有象征性、思考性的诗,可以让不喜风花雪月的学生,从知性的角度去欣赏诗。  相似文献   
146.
当代小说名家安·比蒂是美国新现实主义文学浪潮的核心人物之一,但在中国国内鲜有专文论述。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安·比蒂的生平、主要作品、写作风格及主题,文学成就及评论反响,略补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在这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7.
鲁迅是中国语文教育中一个无法绕开的制高点。但是在教学中却出现了教师很难教甚至无法教,学生很难懂甚至无法懂的实际情况。教师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如果能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把握教学设计原则,处理好诸如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技巧、字词句段等知识的教学设计问题,就能搭好学生理解、学习鲁迅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8.
唐宋词真迹今天已很少见,古籍文献特别是唐宋文献对唐宋词真迹的记载,可视为是唐宋词真迹保存的一种方式。文献记载的唐宋词真迹,在校勘、还原、鉴赏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如李煜?临江仙?词的创作场景,黄庭坚?念奴娇?词“爱听临风笛”之“笛”、?西江月?词“杯行到手莫留残”之“莫留残”,秦观?踏莎行?词“杜鹃声里斜阳暮”之“斜阳暮”等。词人词作真迹记载,不仅可以据之考察词作初创之面貌,还可以考察词人笔迹,了解其书法水平,并进一步考察词人人品、情趣。  相似文献   
149.
教师要摆脱成人的审美标准,尊重与欣赏每个幼儿的美术作品,从他们的美术作品中观察幼儿的内心世界,解读幼儿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充分引导幼儿将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进行创造性呈现,最终构建以幼儿为主体、符合幼儿审美价值的受教育环境。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增设艺术背景、添加辅助材料、加强视觉效果、构架立体形象等多种形式,鼓励幼儿将美术作品进行情趣化、情境化、立体化的呈现。  相似文献   
150.
罗斯福新政中的公共工程投资能够为中国提供什么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外部性和市场供给的失灵性,公共工程一般由政府出面举办.公共工程既能增加有效需求,又能增加长期供给,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工具和财政政策的重要实现载体。目前,我国的公共工程建设存在盲目决策、重复投资、资金浪费、效益不高等严重问题。罗斯福新政中的公共工程投资实践至今仍能为我国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