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870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123篇
综合类   65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文章通过陈述罗布人某些独特的传统婚礼习俗,在此基础上,采用历史比较法对婚礼中的跳火仪式与萨满教的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阐述对少数民族婚礼中的宗教仪式进行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2.
1,前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伊犁河谷伸展在天山支脉德木里克山迤北的开阔地带。这里宽广的原野一望无际,丰美的农田如锦似绣,流水潺潺的察布察尔大渠哺育着两岸肥腴的土地。新疆锡伯族主要聚居在伊犁河流域的察布察尔锡伯自治县,这也是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锡伯族历史悠久,“锡伯”是本民族自称。早期锡伯族主要活动游牧在嫩江左岸的绰尔河、洮儿河流域,后迁居到新疆伊犁一带屯垦戍边。截止2000年底新疆锡伯族人口总数为39238人。2,锡伯族射箭运动的历史成因锡伯族人民酷爱射箭运动,“英姿潇洒,雕翎斜挂,锡伯族儿女神射,引弓千钧欲发…  相似文献   
133.
试论汉语中的重复现象及其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复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汉语异质性的表现之一,它与奈达的“冗余”概念虽有交叉,但范围更广。文章分类探讨了汉语中的语义重叠、同义重复、反义重复、同词重复、叠词等五种不同的重复现象,以及对它们进行英译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4.
离开农村,涌向城市已成为农村学生毕业后的主要选择,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学校教育的城市化取向、农村家庭教育的离农期望、社区和社会大众媒体的离农影响也是农村学生离农现象不可忽视的原因。为此,应充分挖掘农村隐性的课程资源;培养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的农村教师;为农民探索致富之路,转变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规范大众媒体的影视文化。  相似文献   
135.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乌市重点学校民族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人数的情况进行了调查。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相应对策,为今后的重点民族学校体育教学与指导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6.
我国是多民族共存的国家,民族问题在客观上是一种长期的社会存在。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应该强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国家归属的政治认同和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中华民族的认同,强化公民的意识和公民的权利义务,从而促进民族团结融合,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完整。  相似文献   
137.
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存在多种语言与文字的使用,在新疆推行双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就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的实施、类型、教师培训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对策,以便更好的搞好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38.
孙刚成教授新著《乡村学校的困境与突围》以乡村学校的存在现状为中心,针对当下乡村教育的功利化、乡村文明的凋零化、乡村学校的消逝,经由实证调查和数据分析逐步展开,提出了具有开创性、生态性、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学校发展模式。该书强调以乡土文明、乡土资源和本土化变革来重建乡村学校,最终回到乡村学生本身,回到“人的发展”这一主体性,以此为发展旨归探寻乡村学校及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发展与变革。即从乡村学生和学校的本体价值探寻出发,以乡村学校存在的价值和乡土文明、乡土资源的重要意义为着力点,探寻乡村学校的突围之道。提出让乡村学校的教育回归教育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精神生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等符合乡村学校发展本体性规律的观点,为乡村学校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道路。  相似文献   
139.
从诗词的表层意象可以看出林黛玉自卑无助的一面,但是就其诗词的深层内涵来看,分明感受到林黛玉坚强、勇敢和超脱的一面。这是林黛玉在对人类存在的有限性、孤独感以及生命的终极意义追寻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理解和超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林黛玉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0.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经过革命战争年代的演变和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逐步完善,为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于建构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此外,如何更加正确而充分地理解宗教信仰自由,也需要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