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47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6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BSTRACT

Anti-Catholic polemics from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made frequent comparisons between religious practices in Britain, Ireland and India. The supposed atrocities taking place at locations such as Lough Dearg in County Donegal and ‘Juggernaut’ (Jagganath) at Puri were denounced in terms which hinted strongly at a striking combination of extreme asceticism and perverse sexual enjoyment. In the same period the word ‘perversion’, which had hitherto referred to apostasy, started to develop connotations of sexual deviance. Protestant sexualized readings of Catholic and Hindu asceticism appear to have been an important si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ceptions of deviant sexuality in general and masochism in particular.  相似文献   
22.
十字架上的神女──《茶花女》悲剧成因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伯来文化和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学的两个源流,他们在不断的冲突融合中形成了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将希伯来文化中的理性人本意识发挥到了极致,宗教人本意识诞生了。这种人本意识与古希腊文化中蕴含的世俗人本意识一起,在后世作家的创作思想和文学形象中有众多体现,或浅显或深隐。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小仲马笔下的悲剧人物马格丽特在不同生活状态下原欲和理性的 巨大作用,来表现人物在摆脱了原始欲望后理性的正确性,进而寻求一条自然欲求和社会道德律令能实现暂时和谐统一的中庸之路。  相似文献   
2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考古法等方法,对古代醉舞与醉拳进行重新考证,从中找出各自的文化特点,并找出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键因素,从而得出建设性的结论,有利于人们对之进行正确地把握.  相似文献   
24.
从猪八戒这个貌似滑稽的角色出发 ,探讨《西游记》塑造这个形象的命意 :只要皈依佛门 ,终能得正果 ,为凡夫俗子树一个榜样。并对此命意予以批判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两部长篇小说《罪与罚》和《白痴》的分析,探讨了他的写作意义。作家试图用《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的犯罪与忏悔过程,来说明理性精神对人的戕害,宗教对人的拯救作用;反之,在《白痴》中却通过“圣愚”——梅诗金的毁灭表达出他对宗教的怀疑。由此可见,这两部伟大的作品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理性与宗教的深沉反思的结果,是他对两均表现出一种怀疑心态的展示。  相似文献   
26.
《牛虻》中的蒙太尼里作为一个资质优异的人,一次次地背弃了人性,放弃了爱情,杀死了儿子,而终至于自我毁灭。所有这一切,正是由于宗教的诱惑。  相似文献   
27.
关于抵制宗教对教育渗透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分析了新疆宗教干预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提出要旗帜鲜明地高举宪法和法律的旗帜,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禁止校园中的一切宗教活动。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化水平,增强抵御宗教干预教育的能力。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28.
毕摩文化与彝族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原始宗教即毕摩教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以祖先崇拜为核心,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为一体的传统信仰,属于本土民族信仰的宗教。毕摩教对彝族人民的生活、风俗礼仪、精神气质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结构,被称之为“毕摩文化”。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有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9.
主要从自白诗代表人物罗伯特.洛厄尔早期宗教信仰及其宗教诗歌两个方面探索诗人的人文性及其诗歌的人文性。洛厄尔在天主教信仰中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从非人文性的世界观转变为人文性的世界观,并付诸诗歌实践。洛厄尔早期的诗歌具有浓郁的宗教气氛,借助宗教阐述诗人的人文观尤其是反战观。  相似文献   
30.
鬼神化源远流长,它与中国古代礼仪道德关系密切,它的形成是与宗教崇拜、原始信仰分不开的,是在浓厚的礼俗化氛围下通过学手段、宗教手段不断将鬼神精神进行传承和渲染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