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满足科技期刊编辑在选题策划中对有效信息的需求,实现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有机融合与平滑流动,将信息整合理论应用于出版选题策划的研究中,在探讨信息整合的含义和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研究出版信息整合的4个层面,给出了选题策划中整合信息的一般过程,为出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2.
零矩阵是一种特殊矩阵。在科技论文中,目前单位矩阵用“J”、上三角矩阵用“u”、下三角矩阵用“L”表示,而对零矩阵则没有统一的符号;所以,不同的科技期刊和著作采用不同的书写形式,甚至同一种期刊的不同论文中采用的形式都不统一。因此,寻求一种适合零矩阵表达的合理书写方法并使其标准化,对于实现期刊编排的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专业学术期刊的特点主要有学科性和专业性强,相对固定的作者群和读者群,读者、作者、审稿者之间的相互转换等。在编辑工作中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努力做好以下工作: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主动培养潜在的作者队伍和审稿专家队伍,学习优秀专业期刊的办刊经验,定位明确,挖掘特色。  相似文献   
24.
根据《材料科学与工艺》编辑部2012年度优秀审稿专家评选结果,从审稿专家队伍建设、提高编辑送审能力、调动审稿专家积极性3个方面对编辑部与审稿专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编辑部如何与审稿专家建立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25.
赵丽莹  苗秀芝  国荣 《编辑学报》2017,29(6):528-531
为了研究科技期刊专家审稿中存在的一些规律和特性,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位核心审稿专家的485个审稿结论进行统计分析。界定“共识率”和“命中率”2项指标,对审稿结论分布、“共识率”和“命中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审稿结论的总体分布比较合理和均衡,但是个体之间审稿结论分布差异明显;“非共识”结论在专家审稿中经常发生,甚至略高于“共识”结论出现的概率;“命中率”受“录用率”影响,如果“录用率”低,则给出更多否定性审稿结论的专家“命中率”高;“共识率”和“命中率”都有局限性,很难准确评估专家的审稿质量。建议编辑部通过发挥编辑主观能动性、优化审稿流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等方式来减少专家审稿的偏差,保证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26.
学术不端现象分析及期刊编辑应对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我国现有的学术不端现象及产生原因;针对期刊编辑,为进一步减少学术不端文献的发表,提出几种网络检测学术稿件的方法及其他应对策略,使不端文献在编辑过程得到较好的抑制,这对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及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论科技期刊编辑信息感知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这就要求期刊编辑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能力,能够及时地把握科学技术研究的前沿动态,而培养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是提升编辑信息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8.
科技论文自我剽窃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丽莹 《编辑学报》2010,22(1):29-30
科技论文的自我剽窃因为低风险高回报而普遍存在,占用大量出版资源造成浪费,必须对其进行识别并加以遏制。本文分析科技论文自我剽窃行为的动机和根源,归纳出自我剽窃论文的主要类型和特点,从量和质2个方面去综合考察,总结出自我剽窃论文的识别方法,并用实例予以说明。认为对剽窃论文的准确识别可以规范学术行为,促进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9.
赵丽莹  张宏  王小唯 《编辑学报》2011,23(6):494-495
分析影响高校科技期刊出版时滞的主要因素,通过实例计算探讨缩短出版时滞的最佳方案。建议:高校科技期刊灵活调控存稿量,当存稿量较大时,要快速调整到理想的存稿量和出版时滞,可在增加发稿量的同时减少录用量;当实现预期目标以后,确定一个临界录用率,维持相对稳定的出版时滞。  相似文献   
30.
编辑的职业倦怠是指编辑主体经受持久压力体验时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某种衰竭状态,其广泛涉及编辑主体的社会价值实现程度的比较、社会环境组织氛围的现状、职业生涯发展历程的回顾等因素,它既影响着编辑主体健康人格的形成,又制约着编辑主体知识技能的正常发挥。对此,编辑应作积极的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