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21.
在高考指挥棒下,思想政治课由于应试功能过于强大,其德育功能被屏蔽,致使思想政治课教学陷入困境。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进入了快餐化、功利化、格式化的误区,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这要求我们认清当前思想政治课的不足,在教学指导思想和评价方式上拨乱反正,渗透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中国"最美"的人物和最令人感动的事件对学生潜移默化,组织活动,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还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2.
山东省办学体制改革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存在着公办学校、民办学校、行业、部门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一,办学主体沟通不畅,对社会力量办学的审批缺乏规范性,民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对转制学校的审批与监督管理不力,中外合作办学力量不足等问题。要完善办学体制改革,就必须实事求是地立足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不同类型学校办学体制的自身特点,统筹规划,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3.
函数的零点是沟通函数、函数图像、方程之间的桥梁。2022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理科第21题是一道以函数为载体、以导数为工具,考查函数的零点的试题,利用直接求导法、参变量分离法、数形结合法对此题进行求解和评析。  相似文献   
24.
从教育理论界关于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讨论入手 ,对教育现代化观念的确立及其普及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和概括 ,以期为教育现代化的纵深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25.
开展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校以艺术教育为抓手,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确立了以校长室和艺术教育处、艺术教研组、年级组为组织协调部门的三级管理网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学校强化了师资管理,注重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实效,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在师资培训方面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此外,学校重视开发艺术校本课程,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开展了丰富的课外艺术活动,实现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26.
后现代文化正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我国道德教育的理论思维与实践变革。然而,其叙述的模糊与观点的驳杂妨碍了其对道德教育研究的思想渗透力。只有透过其纷乱的理论,把握其清晰的理路与思想精髓,方能使其有利于道德教育研究的革新。反对整体化、注重差异性,摒弃单一性、强调多样性,消解逻辑分析、凸显话语分析,祛除抽象主体观、倡导自我与他者共契的道德主体观,是后现代文化之于道德教育研究的主要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7.
教育学如何理解“实践”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是教育学话语中经常遇到的日常概念,对实践的混乱使用与表面理解正危及着对教育之实践特性的根本理解;教育学中的实践概念的意指与使用是有条件的,而非泛泛所指;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认识使我们有条件理解隐藏在这一概念背后的常为人忽视的内涵,这就是:教育学的实践概念只能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即人与人关系及其意指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上的实践;这种实践立足于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中介于社会关系的生产,归根于精神生产。只有在此意义上,实践概念才能具有教育学意义,教育理论中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紧张关系这一“戈耳曼之结”方能解开。  相似文献   
28.
教育是教人做人的,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以教人“成人”为旨归。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使其学会做人,这应当成为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也理应成为教育的真义所在。则目前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大学生做人素质缺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大学教育面临的窘境等不容回避的事实,使得加强大学生的做人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国际社会特别是高等教育界对做人教育的强烈关注,更加重了推行做人教育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因而,树立做人教育的理念,推行并加强做人教育,是21世纪中国大学教育应确立的新理念和应完成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29.
略论学校微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影响人们生存与生活方式的文化,有其不同的存在样态.既有正式的官方文化,也有非正式的民间文化;既有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也有占非主流地位的亚文化;既有影响范围广延的中心文化,也有影响范围相对窄狭的边缘文化;既有结构复杂的系统文化,也有结构简单的细微文化."微文化"即是一种非正式的、不占主流地位的、影响范围相对狭窄的、结构简单的文化形态.它以一种细微的方式,不露痕迹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内涵与质量.近些年流行甚广的微博文化,就是微文化的典型表现方式."微博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公众的媒介接近和使用权,并且使得这种接近和使用更加简单、便捷."[1]它因其灵活高效的传播方式而深受不同人群的喜爱.  相似文献   
30.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时代征候及其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呈现出较为普通、明显的双重性。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的错位,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断裂,学校道德生活与社会道德生活的隔离,人文涵养与科学素养的对峙,是这种双重人格的基本表现。大学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导致了其学习与生活的困惑和不良道德人格的形成。高校道德教育必须依凭大学生的这一人格特征采取有的话矢、行之有效的措施,方能促使其道德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