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述了通识教育内涵,阐述了目前国内通识教育现状,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在实施通识教育中的优势,探讨数字图书馆开展通识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2.
基于Lakoff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Gibbs的实验研究成果,文章以试验的方式研究了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习语的主要因素,并得出结论:二语习语理解的过程应该被看成一个受到特定语境、文化及语言因素制约的过程.语境因素制约着二语习语的含义,它能帮助二语习得者决定是取习语的字面意义还是比喻意义.  相似文献   
23.
宋佳  杨跃 《海外英语》2011,(13):314-316
新闻报道虽然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但绝对客观公正的报道是不存在的,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报道者的态度立场。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新兴的话语分析方法,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工具,旨在揭示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选取《卫报》和《泰晤士报》对北京大旱降雪这一事件的不同报道为语料,根据Halliday的语言概念功能,通过及物性系统,对其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探讨两家新闻媒体对这一事件的不同态度,以提高读者的语言意识,帮助读者正确合理地解读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4.
随着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认同与建构问题逐渐凸显。改革压力及其对本体性安全感的破坏以及"教师教育"在大学学术架构中的边缘地位与"夹缝求生"的生存状态是影响教师教育者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教师教育改革应充分信任并帮助教师教育者合理疏导和缓减改革引致的内在压力,提升教师教育的学术品质与地位,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努力构建"教师教育专业共同体",促进教师教育者认定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并建构稳定的自我专业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5.
消费文化语境下大学生身体消费的社会学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大学生身体消费切入,从消费文化、全球资本、大众传媒和白领示范等四个方面剖析了身体消费的社会建构性,呼吁大众传媒、学校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警醒当代消费文化的缺失,自觉从"美丽的陷阱"中突围.  相似文献   
26.
27.
杨跃  邓婕 《中国广播》2014,(4):8-12
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多方面影响社会,间接促使中国交通广播的产生和发展。1991年以来,中国交通广播在探索频率专业化、媒介改革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交通广播模式”,引领、推动着中国广播的变革和发展。本文试通过梳理中国交通广播发展历史,力图分析、总结其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为交通广播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8.
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分别对英语学习有促进作用和消极影响。采取有效的促进其正迁移和遏止其负迁移的思路和方法 ,处理好母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负迁移 ,对整个英语学习将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9.
面对当代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和学科思维范式转换等学术研究与发展的时代诉求,深陷于"是独立学科还是跨学科领域""是寻求体制化生存还是坚守跨学科价值"等两难困境中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既需要增进教师教育高深知识、开拓教师教育独有领地,又需要规避专业主义消极倾向、警惕过度学科化的风险,更需要创生新型知识管理制度、坚守跨学科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30.
双导师制: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可能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高质量的教育硕士,导师是关键。根据成人学习者的特点、教师专业的知识性质及对教师实践智慧的要求,基于“双导师制”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应该是一种可能选择和有效途径。“双导师制”有利于凸显教师职业的“双专业性”和“实践情境性”,有益于强化教师的职业自我认同,有助于弥补教师在职教育的不足,同时也从中探索大学与中小学携手合作的合作型教师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