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3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当代道德教育在于回归对世界的惊奇,回归对世界的着迷,回归意境。达到一个意境,不拘泥于道德,知道我们的生命是属灵的。  相似文献   
22.
中国古代,儿童是家族和父母的私民,当代社会,儿童应该是社会的公民.儿童最终的前途应该由国家落实,用整个社会才能完成一个人.当代社会是分化的社会,教育的某些原始涵义如养老已被社会的其它领域担当,老年是教育意义的另外一级.儿童和老年是人生的两端,教育的直接对象是完整的人,当代教育的意义是不完整的.教育的分化是人的分化,社会分化的一个结果是儿童(人)被社会撕裂成几个片段.看起来有国家那么多的部门对儿童负责,最终只有家庭父母和学校老师才能落实儿童,父母和老师对儿童也只能落实一半,儿童成为悬在半空的人.  相似文献   
23.
当代中国教育有“创见”吗?我在中国台湾铭传大学2010年国际研学术研讨会上的论文说:“现在,我们的中小学里所鼓捣的把戏,至少有70%不是教育,只是升学考试,升学考试和教育没有关系,升学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  相似文献   
24.
教育真正进入中国社会的千家万户是三十年前的恢复高考,正是那样的教育造就了几代人,造就了当下的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世界社会,使中国人向往着世界公民。然而,中国社会正经验着从农耕文明(内河文明)向工业文明(海洋文明)的文明冰河过渡初期,这个过渡既开启着新的文明冰河,却又陷入了某种带有末世情结的生存沉重。教育仍然得担当改造中国气质的大任,改造气质,就是改造人性倾向。  相似文献   
25.
《孟子》中的女人,可以认为有几个意味:其一,是与男人对举与比附的女人,不是单独显现的女人。其二,似乎是一个一个虚幻的故事,没有实指的女性话题。但是,越是虚的,越使人觉得那是实的;越是实的,倒越使人觉得那是虚的。其三,我们不知道《孟子》中的女人,怎么看待我们后人。《孟子》中的女性话题或者女性故事,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典故,没有时代性限制,达到了哲学上的永恒。最终,女人在《孟子》中,是一个意境:孟子用语词说出来的女人。语词成为哲学,成为教育,成为历史记忆。最终,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无逃于语词中的男人和女人,任由后人在语词中摆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与现实中的人是隔膜的,我们倒是在典籍的语词中才能对人无限欣赏与神入。  相似文献   
26.
儿童青少年是具有魔鬼和上帝二重性的人,儿童青少年可爱极了--只要你不是他的父母或者老师,你要是他的父母或者老师,儿童青少年恶心极了.儿童青少年在根本上是一个哲学,一个思想,是人类的精魂.然而,在人类历史和人类意识中,一直没有隆起一个明晰的、独立的儿童青少年观念,他们一直依附于成人,同时陷落着成人.传统农耕文明用结婚霸占他们的身体,终结他们的青春,现代工业文明用上学陷落他们的青春.  相似文献   
27.
古希腊文明言说下来了,中国文明没有言说下来。现在全人类追求的民主、科学、自由、真理、知识就是古希腊的智慧。古希腊的教育是用知识引导人,知识是人的灵魂中固有的能力,追求知识是为了获得灵魂的转向;教育的语言是对话辩证法;教育的人性是理性;今天的教育应该回到言说或者对话的原型,一切都是言说出来的。古希腊教育的关键词:对话,知识,辩证法和理性,最终都是对话或者言说。知识是我们自身内部本来就有的一种对人生的认识,只是未被我们发现而已,而我们要的是有价值的人生,所以这也奠定了知识需要提示的特性。思想家把苏格拉底的话奉为自己的座右铭——未经审查的生活是不值一过的。  相似文献   
28.
从1985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到2010年的《追寻发展链:教育的辩证拷问》,刁培萼先生又经过了25年的再次积淀,为中国的教育学,提出了“教育可归结为思雏教育”的论断,这既是能够代表中国教育学发展水平的言说,又是为当代教育学者指路。  相似文献   
29.
对当下这个时代文化与教育的体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试着用过去的中学来体认现在的中学,进一步,体认现在的教育与文化,过去的中学,现在的中学,意境应该是一样的。教育在根本上是诗教。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生活、生活的教育意义进行了辨析与叩问,认为一个人实在就是他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显示一个人的智慧。猴子掰玉米是猴子的智慧生活、艺术化的生活,因为猴子的玉米在猴子的心中,我们的玉米在我们的手中。所以,生活有过有说,各有各的过法。可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可以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育并不是教人怎么生活,教育本身就是学问,而从根本上说,学问是性情之事,生活是性情的表现。人、生活、教育三者最后似乎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异化的境地,惟有艺术提升人的境界。我们应该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生活有两个本体论,一个是生活本体论自身.另外一个是艺术本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