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3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关颖 《家庭教育》2011,(10):10-10
不少父母面对一天天长大的孩子,时常感到孩子越来越不拿自己当回事了。人们深有体会,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没有权威,很难对他进行教育,哪怕是面对很小的孩子。那么什么是父母的权威,这种权威怎么建立起来呢?  相似文献   
42.
正本文所谈的"两种文化心理"是万物有灵观和期待心理。"四大传说",指的是《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泊与祝英台》。这四大传说以它质朴的语言和传奇的故事情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层的文化心理。万物有灵观和期待心理这两种文化心理在这四大传说中表现得十分透彻。  相似文献   
43.
关颖 《家庭教育》2010,(12):14-15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承担着共同的责任。夫妻之间发挥各自所长共同教育孩子,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妈妈唱主角、爸爸投入少,妈妈“越位”、爸爸“缺位”的情况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44.
关颖 《班主任》2015,(4):37-38
老师与家长是教育的"天然同盟者",有着相同的教育目标,但是涉及孩子的具体问题时,彼此又有不同的立场。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眼中的树,教师眼中的林"。家长只关心自己的孩子,老师再细致、再周到的工作也不可能像家长那样对每一个学生都下那么大的功夫;老师对承担的某一门课负责,而家长对孩子的各门功课都要过问;老师在乎自己任课期间、在校时间学生的表现,而家长要对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45.
如今,“中国梦”成了中国的热门词汇,彰显了国家情怀和发展蓝图;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育儿梦”,儿“成龙”、女“成凤”体现的是人们对下一代的厚望。  相似文献   
46.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其实践性强,富于创造性和创新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应用,非常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加以分析,根据科学合理设计任务的原则,讨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其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7.
作为一名社会学研究者,多年来我与多家媒体记者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也非常感谢记者朋友们把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面向大众的、服务于社会现实的言论。是媒体和记者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普及、学者价值最大化方面,做了学者自身不能做的事情。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媒体和记者,在  相似文献   
48.
家庭教育作为具有分散性、灵活性、群众性特征的非正规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多地受到大众传媒影响。近年来,有关家庭教育指导类的报刊、书籍、电视栏目等不断增加,受众之多有目共睹,其积极效果不可否认。笔者曾参与的一项对全国12个城市3千余名独生子女父母的调查表明,对于最喜欢通过哪个渠道获得有关家庭教育的指导,65.2%的家长回答喜欢“报刊书籍”,79.6%的家长喜欢“电视”、“广播”;而喜欢“家长学校老师指导”、“与同事、朋友讨论”、“专家咨询”的分别为33.8%、50.3%、10.1%,从整体上看明显低于对媒体的青睐。  相似文献   
49.
关颖 《家教指南》2003,(6):16-19
讲家庭教育,不能不了解家。我们特邀社会学家关颖撰文,为您展示有关家庭的知识图景。  相似文献   
50.
孩子成长需要“表扬” 家庭教育中的表扬同赏识、夸奖、赞许等方式同类,都是对孩子的积极评价,是对其行为的“良性刺激”。 在社会心理学看来,人的社会动机之一是赞许动机,即指人们期望获得他人及社会的赞扬、肯定、承认和鼓励,以得到心理需要的满足。社会赞许动机对人的行为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