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28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对我国“和谐”的传统理解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自然哲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发展“和谐”的概念,并以现代文明为基础,融合中国传统和谐精神,对创建一个“和谐文明”的新时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
文化和谐论与国家语言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阐述文化和谐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核心的前提下探讨这一理论是否可以成为国家语言文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其可能性可以从三大方面理解:(一)文化和谐论可以促进中国语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二)国家语言发展战略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家语言文字的和谐发展需要文化和谐论。(三)又可以从三个重要方面来看:(1)国家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需要文化和谐论;(2)汉语国际传播需要文化和谐论;(3)处理好各种语言关系需要文化和谐论。在对当前的一些不和谐语言文字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最后指出,文化和谐论强调和谐,但并不回避冲突和斗争,这一理论的目标是要在全球多语多文化的背景下与世界人民一起共同建设世界民族多样文化的共同家园,与此同时,在我国丰富的文化语言基础上,在两岸四地建设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家园。  相似文献   
83.
新教来华传教士对于"中国"的发现及其"中国观"的形成,是随着他们接触、进入中国之不断深入而逐步展开并确立起来的,其中对"历史中国"、"文献中国",尤其是"文学中国"的发现,不仅极大地扩展了传教士对于中国的认知,亦让他们能够深入到中国人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及审美世界之中,并在一个初步超越民族文化差异及现实功利诉求的求知、求真与审美的基础之上,初步展开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心灵对话与学术交流。而作为这种对话与交流的思想基础,或者说在这种对话与交流过程中逐渐明晰起来的,正是一种新的富于文化与文明之融会整合意识与精神——"和合"思想,只不过19世纪西方传教士所借用的"和合"思想,是以基督教信仰来统摄东西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差异的。  相似文献   
84.
高考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精英阶段和大众化阶段,分别发挥"衡量尺"和"指挥棒"的作用,推动社会的和谐,为此提出要深化高考改革,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的和谐发展,为和谐社会奠定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85.
认真转变工作作风,深化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人事内改为动力,不断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加大新课改力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构建和谐教育,为社会造福,为农场造福。  相似文献   
86.
合作学习——激发共同创造体育教学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实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合作学习体育教学模式进行论证、设计、探析,通过共同学习来提高社会技能。主要结论:合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与他人和谐相处,融于社会的关键,学生在合作练习中得到学习,更应在体育学习中得到教育,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87.
北京奥运“祥云”火炬“和谐之旅”接力在奥运史上具有融合东西方文化和现代科技文明、彰显奥林匹克精神、创造传递“三最一高”纪录、凝聚世界人民团结抗拒“抵制风波”和展示主办国形象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88.
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生活中一项重要的社会关系,发展和谐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新疆的前提和基础,是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对构建和谐新疆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助于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意识,从而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新疆的和谐稳定。目前,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构建和谐新疆,就是要结合新疆的特殊区情,在解决各种民族矛盾中推进新疆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89.
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而政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当前基层社会对和谐社会构建尤为迫切,这就要求基层政府职能转型,把和谐理念积极应用到基层社会治理中,使基层社会的民众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繁荣成果。  相似文献   
90.
文章从个体人格以“和”为美、人际以“和”为美与天人以“和”为美三个层面阐释了孔子以“和”为美思想的内在意蕴。孔子强调个体人格之“和”是实现天地万物之“和”的根本。孔子以“和”为美的思想为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