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2篇
教育   297篇
科学研究   6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0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号召提出以来,加强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任务,高校全力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不仅是提高现代化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也直接决定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成果。本文重点分析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开展意义,立足双创目标以及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双创教育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82.
21世纪处于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其中创新和创业(简称“双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我国政府在多个文件和政策中都强调了“双创”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基于此背景,高等教育特别是财务管理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传统技能的培训,很难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复合型、创新型需求。因此,如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融入“双创”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双创”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83.
84.
刘星 《科技风》2023,(15):61-63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期盼“工匠精神”的回归,弘扬“工匠精神”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现实要求。如何激发学生的双创意识,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提高学生的双创热情,是高等教育应该研究的新问题。将“工匠精神”与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的双创能力相结合,对国内外大学双创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以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双创教育实践探索为例,找到民办高校开展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出适合民办高校设计专业学生的双创教育模式,以期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5.
创新创业已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和时代潮流,理工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研究重点聚焦于双创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及来源.通过对比分析所收集的数据资料,探索并总结了双创教育障碍来源.将扎根理论引入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实施这一复杂体系的研究中,并最终得出结论:阻碍主要来源于四个维度,不同维度的相关要素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6.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实施,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针对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以内蒙古医科大学PSBH项目为例,探讨科研项目在医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7.
近年以来,POCIB技能大赛发展迅速,已经逐渐演变成全国范围内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影响较大的赛事。本文拟从高职商务英语双创教学现状、POCIB技能大赛对商务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双创教学改革新框架以及POCIB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的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探索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88.
89.
胡洁  林坤海 《成才之路》2023,(19):141-144
为使自身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要求,能够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应用技术型大学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工作充分融合在一起,以有效培养出具备良好创新创业能力的时代新人。文章阐述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政工作面临的困境,并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政工作的方法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有效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0.
校地协同培养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元性、高端性和协同性的特点,是地方优化人才结构、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发现与留用优秀人才的内生动力。政府主导、校企主体,多元参与、协同一致,标准高端,要素控制分别是其组织、运行和质量控制机理。购买服务、定向培养,共建实体、合作培养,政策引导、集团培养是常见实施模式。为确保实效,政府、院校和企业应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