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83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0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1.
长江流域的南方作为南宋故地,从地域、书院、版刻等方面都继承南宋余绪,又是儒学重镇,故而也延续了宋代孟学的发展,加之蒙元政府积极推行尊四书、重朱熹的文教政策,使得科举书目之一的《孟子》真正获得了官方化、法定化的地位。诸多因素造就了元代南方孟学的独有特点,因此,关于它的研究对了解元代乃至整个孟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网络文学和商业电影大肆兴起,传统"人"的文学和文人电影似乎正在失去一隅领地。一方面现代知识分子能够在"超然"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从事文艺创作的同时,力争追求难能可贵的"介入",怀有严肃的社会使命感,是其突围的主观前提。另一方面,如何通过探究两种不同媒介的叙事规律以完成二者之间成功的叙事转换,是其突围的根本条件。小说《推拿》和电影《推拿》在叙事视角、叙事时空、情节结构方面都完成了较为出色的转化,灵魂相通而不失个性,具有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93.
唐代谏议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它以较完善的体制,将谏议活动规范化,使之成为一种重要的行政手段。这些规范,大多存于《唐六典》、《唐会要》中。由于唐代诗人大多有谏官经历,其诗歌也涉及唐代谏议制度的规范问题,有些能填补史载之空缺,月给谏纸、谏囊献书、避人焚草等即是如此。它们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唐代谏官的参政议政活动,而且还为完整认识唐代谏议制度提供了直观的材料。  相似文献   
94.
论宫词体     
清人对宫词源流的探索极为关注,或远溯《诗经》,或近指王建,皆未能找出真正源头。宫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产物,其源头实在汉魏古乐府。这与清人对宫词的源流认识截然不同。宫词在情感艺术上的最大特色便是怨,这继承了兴观群怨和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传统。宫词是融合了乐府、宫体、花间、香奁等文体风格的独特文体,后人称为宫词体。  相似文献   
95.
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原始主义曾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深刻影响,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原始主义主要表现为历史原始主义、田园式原始主义、父亲式原始主义、英雄主义原始主义以及文化原始主义五种类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原始主义具有启蒙意义,其主旨是在重塑民族性格,再造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96.
审视当下的语文教育现状,不管是老师、学生、家长还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满意度似乎都不太高。语文教育总是处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状态。人人都能看出有毛病,都能说出点什么,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纠治这些毛病、处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7.
4.律句平仄的基本格式 律句平仄的基本格式有四种,其中五言律句的基本格式是: 甲式: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相似文献   
98.
"人日"起源于创世神话。唐代宴会、登高、"剪彩"等"人日"节俗或为诗歌创作提供材料,或直接激发文人创作的灵感。唐代"人日"诗主要有歌春颂新?思人怀乡?感叹身世三大主题。"人日"诗中的意象主要有梅花、"彩胜"、柳、雪等。  相似文献   
99.
作为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基本理论范畴,辨体的发生无论从思维方式或概念的发展演变,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哲学的土壤之中。辨体的思维方式和思辨特点最直观、最直接地体现在“辨”字本身上。辨同异、辨源流正变、高下优劣、是非邪正、尊卑雅俗等,是辨体的主要功能和特征。  相似文献   
100.
大历诗风的代表诗人刘长卿的诗,其意象的营构具有独特的风格。在他的诗歌中,共有30多处写到了"闭门"这一意象,因此,他可以堪称是一位"闭门"诗人。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意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形成原因及其所构成的独特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