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21年底,列宁因病休假,到5月中旬中风离开克里姆林宫,他在半年内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停止了在资本主义活动范围内的退却,主张按商业化原则从经济政治方面重新部署工人国家的力量,开始意识到把市场融入社会主义的问题。新经济政策由最初一种应急措施,变成一种发展战略,现在则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当然这个体制的理论论证直到列宁临终前才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2.
1921年入夏以来,商品交换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很快被商品买卖所击败,苏俄再一次退却,促使列宁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建设的运行基础和策略方针。首先接受商品交换失败的经济现实,坚定地退却到商业和货币关系。退到商业后,列宁清醒地认识到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新经济同农民小经济的结合;为了保障这个结合,他赞成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按照商业化原则经营,推行经济核算制。列宁认为,在各种经济成分中确立商业和货币关系,并引上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是消化十月革命政治成果的改良主义办法。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列宁这时在理论上仍然把商业、市场视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但事实上已经把市场关系引入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为在实践中检验市场能不能与社会主义相容留下了现实立脚点。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中国共产党人把探索中国特色的市场化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为集成内外生产要素打造体制平台;通过社会整合寻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力,培育吸引外部要素的竞争优势;在国家重建中把党建设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保持对要素流向的国家控制力,化解了全球资源配置不均衡、全球劳资关系不对称和全球公共治理不公正等依附性难题,推动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方式从负面到正面、从自发到自为、从单向到双向转变。  相似文献   
4.
5.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不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产生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道德的新觉醒;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现代化,反映了中国人民优秀文化传统的新境界;是新时期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化,囊括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鲜经验的新总结."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涵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文明观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准确概括和通俗表达.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在市场、社会和国家之间探求符合中国实际要求的结构关系,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视阈。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把探索中国特色的市场化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通过社会整合寻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力,在国家重建中把党建设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主题、主力和主体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农村生产力水平、集体经济发展形势、集体实现形式分别是集体化的基础、水平、模式。邓小平认为集体化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依据集体化的基础、水平突破单一的共有共耕的形式而实现多样化。 80年代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已经实现了初步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形成调动全党全社会整体合力的工作体制。世纪之交第三代领导集体建立并实践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内战结束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在半年内从战时共产主义退却到新经济政策,并把科学社会主义与苏维埃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始探索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首先是应对余粮收集制造成的经济政治危机,转而适时征收粮食税。为储备工业品交换税后余粮,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赎买思想,仔细分析战后国内生产能力和国际形势,酝酿工矿业对外租让制,以便直接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更为重要的是,虽然主观上力求把税后余粮与工业品的流转置于合作社组织、国家定价的实物性商品交换框架内,但列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即有组织的商品交换和自由贸易必须接收实际生活的检验,这使他能够正视客观存在的市场关系,尊重地方流转范围内的自由贸易,为市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出场奠定了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