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450名高考复习生进行测评,再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高复生心理健康水平比常模差,并且比应届高三学生有更大的应激强度;社会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9.5%。  相似文献   
2.
角色扮演测评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色扮演技术在国外最初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当评价中心技术蓬勃发展后,又成为一种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评手段,在人员选拔、人才培训和行为矫正等方面都有较多的应用。但国内将角色扮演应用于测评领域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介绍了国外角色扮演技术应用于测评领域的研究情况,并对其在国内的研究应用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种社会突发事件和群体性冲突事件时有发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稳定,探寻具有实用价值的社会预警技术,有效开展预测预报,无疑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通过引入社会心理学中的判别分析技术,建立起多元分析的社会预警判别函数,运用回代检测和实证检验的方法,对取自云南省11个边疆少数民族县的382份调查问卷进行验证,判别分析判正率达66.7%,说明这一技术可用于预测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概率,并可发现影响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品德测评是我国党政干部选拔中的难点问题。目前我国关于党政干部品德测评的研究多为理论性的研究,而实证性的研究几乎寥寥,同时关于研究内容和测评方法存在不同的看法,没有科学、统一、公认的标准。党政干部品德测评研究,要取得实效应遵循几个基本原则,即:掩蔽性、避免社会赞许性、预测性、避免虚假性。文章同时提出加强党政干部品德测评的指标体系、量化研究和工具及新的测评手段研究的建议。希望能够对今后我国党政干部的品德测评及选拔工作的深入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10余家企业的84名高级营销经理进行BEI关键行为事件访谈、团体焦点访谈,以业绩为标准把所有研究对象划分为"优秀"和"一般"两组.经统计检验发现:①采用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揭示了高级营销经理的胜任特征模型.胜任特征的平均等级、最高等级都能判断优异与否的标准;②高级营销经理胜任特征模型由成就导向、主动性、顾客服务导向、影响力、团队合作、团队领导、分析式思考、自信心、灵活性、组织承诺、关系建立等11项胜任特征组成;③优秀组高级营销经理的胜任特征在行业、地区、职级、性别之间均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说明该胜任特征模型对于我国的高级营销经理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探讨教师焦虑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并考察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23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教师焦虑与工作倦怠呈显著正相关,与教学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2)教学效能感与工作倦怠呈显著负相关;(3)教师教学效能感在焦虑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发展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时期。能否获得心理的成熟,是青少年时期至关重要的发展课题。在人类社会中,心理的成熟,意味着个体成为所属社会中一个精神健康、智力正常,能灵活地适应社会、支配环境的独立的社会成员。青少年生活在社会之中,是社会中的人,因此,他们的成熟,就必然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多重社会认同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与群体间知觉的关系。对云南省昆明市和昭通市的643名汉族和364名少数民族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又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国家认同要显著强于民族认同,汉族的民族认同要明显低于少数民族。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两维结构得到证实,认同类型主要包括4种:整合型、民族型、国家型和弥散型,汉族调查对象主要表现为整合型和弥散型认同,少数民族表现出全部4种类型的认同模式。居住环境影响少数民族的民族-国家认同,所在社区汉族居民较多时,少数民族居民更多地表现出整合型和国家型的民族-国家认同。群际知觉因民族-国家认同类型不同而有差异,整合型认同调查对象的群际知觉最为积极,弥散型认同的调查对象群际知觉最为消极。调查结果有助于深入把握人们对民族身份和国家身份的管理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对群体关系的影响和意义,有利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以促进积极的群际知觉。  相似文献   
9.
中学校长胜任特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技术,通过对34名中学校长访谈材料进行胜任特征分析,构建了中学校长的胜任特征模型。研究表明:(1)胜任特征的频次、平均等级、最高等级都能区分绩效优异和绩效一般的中学校长。(2)中学校长胜任特征模型包括成就导向、影响力、关系建立、培养他人、分析式思考、概念式思考、自信心、灵活性、团队领导、组织承诺10项胜任特征。(3)在团队领导、组织承诺、人际了解、分析式思考、自我控制、自信心等胜任特征上,男女校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人的审美活动,总是首先从对具体事物的感觉和知觉开始,并且始终脱离不了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只有通过对事物的具体形象形式的充分感知,审美主体才能获得强烈的审美感受,才能达到对内容的深刻理解。审美感知作为审美感受的起始环节和审美过程中始终不可脱离的环节,它规定着审美活动其它环节的运动方向,影响着审美感受的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