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晖  杨静 《大观周刊》2011,(14):24-25
建筑施工承包商正确的态度应当是细致调查存在各类风险的主客观条件,认真分析评价项目风险影响的.严重程度;事先编制项目风险应对计划,采取某些防范和转移风险的措施,促使项目风险转化为项目利润。  相似文献   
2.
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效果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晖 《职教论坛》2005,(33):54-57
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础,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实效性研究结果的分析,充分证明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富有成效,是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对知识的学习已不再是目的,而是手段,教学生“会学”比教学生“学会”更重要。因此,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采取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敏  刘文晖 《大观周刊》2011,(14):116-116,99
随着建筑市场不断开放,各承包商之间竞争日趋白热化,施工项目风险的不确定因素也日益增多,风险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本文从分析承包商在正常施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阐释了中国人和美国人思维模式偏向的差异。中国人倾向于主客体融合思维,讲汉语常以“人”为思维中心;而讲英语则对客观“事”和“物”予以更多的关注,倾向于主体思维,表现在语言上,汉语说“谁在做什么”时,我们是围绕着某人或某些人考虑问题的。我们关心的是人怎么样了,“主体”是我们的思维中心。而英语则更注意客观情况,注重人所处于的某种客观状态,考虑事件本身多余考虑做事的人。在他们的思维中更注重“客体”。  相似文献   
6.
铁路高职院校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上要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文章提出要建设以服务为内核,以"人本、奉献、开放、精艺"为特征的铁路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要大胆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与途径,通过"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和"铁路时空"数字博物馆两大平台,实现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上的校企合作与共赢;以实施"三百工程"和全员目标管理为制度保障,促进铁路高职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础,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实效性研究结果的分析,充分证明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富有成效,是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职思政课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础,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本文通过对该模式理论基础的研究,为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阐释了中国人和美国人思维模式偏向的差异。中国人倾向于主客体融合思维,讲汉语者常以“人”为思维中心;而讲英语者则对客观“事”和“物”予以更多的关注,倾向于主体思维。表现在语言上,汉语说“谁在做什么”时,我们是围绕着某人或某些人考虑问题的。我们关心的是人怎么样了,“主体”是我们的思维中心。而英语则更注意客观情况,注重人所处于的某种客观状态,考虑事物本身多余考虑做事的人。在他们的思维中更注重“客体”。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改制后,由于经济关系的转换以及利益格局的变化,在职工队伍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显得尤为重要.而以人为本是其本质、核心和灵魂.要把以人为本体现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工作方法和实际成效上,就要努力做到相信依靠职工、培养教育职工、关爱善待职工,并在态度、措施、目的三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