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不断推动着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和革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教育进行接轨,是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在幼儿双语教学中,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也是现今阶段急需关注的问题。对此,幼儿教师应在进行幼儿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利用传统文化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社会规范和科学文化知识在教育行为中的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性的特征,基础教育阶段使用的教材在编写、出版、发行等环节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受到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约束,从而折射出国家的治理模式以及由此决定的政府职能定位.本文拟从梳理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编写制度的变化过程人手,粗略地探讨其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孩子穿着精美漂亮的衣服,吃着精致可口的美食,可成天却嚷着无聊。假期里不是守在电视机前就是泡网,弄得父母们还不得不抽出时间哄孩子开心,带他们出去玩。  相似文献   
4.
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以因材施教为借口,在新生入学时将他们编人快班和慢班(或重点班与普通班)。现在《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准分快慢班,但各学校"智慧无穷",发明了诸如"特长班"、"实验班"、"火箭班"、"雷锋班"等等掩人耳目的名称,对国家的法律规定阳奉阴违。更有甚者,班级编号有时候也可以作为快班、慢班的"代号",比如"(1)班"在一些学校  相似文献   
5.
林业是生态环境的主体,发展林业可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保障,所以发展林业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振兴林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年向世界表达心声──“中国青年看世界”大型调查综述刘智宏,毕晓春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酉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对现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青年报》社、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7.
教学课标版第八册《乡下人家》,我告诉学生这一课的语言十分优美,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让人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嗅到浓郁的泥土芬芳,听到熟悉的蛙叫虫鸣,感受瓜棚月下的情趣;仿佛在与乡下人们促膝谈心,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因此,朗读的时候要有感情,注意语气、语速,读出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我指导的时候,学生读得还可以,  相似文献   
8.
教学课标版第八册《乡下人家》,我告诉学生这一课的语言十分优美,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让人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嗅到浓郁的泥土芬芳,听到熟悉的蛙叫虫鸣,感受瓜棚月下的情趣;仿佛在与乡下人们促膝谈心,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三个“是否有利于”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概括出来的;是基于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源于邓小平对当今国际形势及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是否有利于”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标准,它是科学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价值离开了科学,就会变成纯粹的“乌托邦”;科学离开了价值,就失去了灵魂。  相似文献   
10.
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公民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需要回答大量与其相关的问题。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实践要素就是其中的两个问题。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人类生存方式的城市化、民主与法制建设作为公民教育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公民教育有着紧密、内在、必然的联系。公民教育的目标与实践体系、公民教育主体的理性认识水平和公民教育工作的通力合作构成了影响公民教育发展的实践要素。在基本具备上述条件的我国,公民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就会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