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勇辉 《科学课》2009,(5):16-17
教学目标 1.能够学会用模式图、卡通图等方法来解释能量的转换过程,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2.知道能量转换是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或几种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2.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有一首儿歌是这样说的:“人有两个宝……”眼睛示意学生继续说生:“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师:说得很好,双手和大脑都是我们奇妙身体的一部分,你们还知道人体的哪些器官呢﹖生: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师:这些都是我们的外部器官,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内部器官呢﹖生:心脏、胃、肺、肝脏还有肠子。师:说得真好。可是光知道名称还是不够的。你们能认识它们吗﹖知道它们在人体的什么位置吗﹖出示多媒体课件:一幅人体图,左边是杂乱的器官,有口腔、食管、胃、肝、大肠、小肠。学生找到…  相似文献   
3.
4.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评价目的指出:“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评价手段,怎样才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目标,真正反馈学生在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科学知识方面的科学素养,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5.
实验是自然课最大的特点。笔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实验,突出了“导”“放”“启”三个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学来源于生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将蕴藏其中的种种知识经验不断积累、反思、实践,进而抽象为科学知识。随着社会变迁、地域分割,以及学生主观认识上的原因,科学课堂上所教学的内容难以符合各地的生活实际,这就给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能在教学中善于挖掘生活中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资源,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化的素材,学生就可以从中得到与自己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交互体验。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否有效,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和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检验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是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因此,科学有效教学必须体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能够学会用模式图、卡通图等方法来解释能量的转换过程,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2.知道能量转换是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或几种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