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交河故城崖体风蚀效应现象的观测以及对其作用条件的深入剖析,应用室内风蚀实验对其机理进行揭示,并借鉴风蚀实验结果以18m/s风速风吹蚀情况为例建立砂层凹进深度与吹蚀时间之间的数学量化模型;而后应用该模型对台地西北端A区崖体常见厚度砂层50年凹进深度进行预测,并与现场调查的砂层临界破坏凹进深度相结合,对A区崖体常见厚度砂层的上覆淡黄色粉土层的稳定性进行了判定.  相似文献   
2.
在对交河故城41-3亚区崖体裂隙发育特征、裂隙参数、裂隙类型以及形成机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对交河故城41-3亚区崖体裂隙注浆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利用新型复合材料PS-(C+F)对土遗址裂隙注浆加固,是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这一成果对于我国土遗址的保护加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是我国重要的史前考古遗址,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以及水土流失的严重威胁,遗址的保护迫在眉睫。通过对南佐遗址的保护现状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详尽的调査和研究,从规划技术路线、规划目标与原则、规划内容上均进行了探索,制定了符合遗址自身特征的保护规划对策,进而保护遗址本体的安全性及其周边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4.
裂隙发育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遗址的主要病害,如何较为精确地了解裂隙发育程度成为土遗址加固工程设计中的难题.本文通过交河故城东北佛寺裂隙加固工程中的工程量反演遗址体的裂隙发育程度,从而为交河故城其他类似土遗址建筑的加固设计提供思路.经研究,交河故城东北佛寺墙体总裂隙体积率大约为4.4%.裂隙发育程度与墙体的规模有如下大致的规律:墙体规模越大,裂隙体积相应大,裂隙体积率相应小.从墙体的长高比、长厚比、高厚比去研究墙体的裂隙发育程度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缺陷·邮戳     
那晚听一档谈心节目,话题叫“缺陷”,讲的是一个残疾女孩的故事。小时候,因为一起意外事故,女孩脊柱弯曲,从此便成了上身佝偻的“小老头”。上初三那年,几个男同学开玩笑,议论她是“刘罗锅”,驼背的女孩,心灵从此也压上了千斤重负,成了彻头彻尾的“刘罗锅”。她变得封闭敏感,不敢轻易站起身走路,不敢正视别人的眼光,不敢与人交流,她将自己完全封闭,将一切的感情都埋藏起来,一切的精力都投放到学习中,以此掩饰内心的自卑,回避现实的痛楚。直到今天,她即将研究生毕业,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和恐慌。她不知道怎样面对没有学习的生活,面对别人的眼光和流言。她坦言,自己虽然已经25了,但却从未考虑过感情的事情:她想,肯定不会有人要她做老婆。  相似文献   
6.
交河故城病害的成因主要是风化作用,本文选用PS材料对交河故城土体进行了加固试验,对原状土和重塑土PS加固前后进行力学强度测试和抗风蚀能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PS加固交河故城土体后,其物理力学参数都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抗风蚀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证明交河故城土体适于用PS材料进行表面防风化加固.  相似文献   
7.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作为一种新型锚杆用于土遗址加固,至今尚未获知其锚固机理,因此很有必要进行锚杆拉拔试验.本文设计了拉拔试验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步骤,进行了较系统的现场测试.然后通过分析楠竹加筋复合锚杆的原始试验数据,总结了该新型锚杆在循环荷载下的荷载-位移曲线(P-S)及荷载-弹/塑性位移曲线(P-Se、P-Sp)的演化规律,得到不同长度楠竹加筋复合锚杆的极限承载力.这一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楠竹加筋复合锚杆的锚固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潮湿环境史前考古土遗址探方长期稳定研究对于考古发掘、信息提取和展示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与良渚遗址类似环境下的试验场地——浙江省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研究试验基地,开展模拟探方开挖,运用温湿度计、沉降计、位移计、孔隙水压力计等设备开展探方的长期稳定性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保护棚有效阻止了大气降水入侵并适度控制微环境;探方坑体沉降和坑壁侧向水平位移均随着时间呈现非线性增长;总体上,沿深度方向水平位移呈降低趋势;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呈现波动变化,反映出粘土排水固结及孔隙水压力消散的过程。研究结果揭示模拟考古探方稳定性的时空效应,模拟考古探方稳定性的劣化过程,需要必要的力学稳定性控制措施;同时,探方坑壁土体干缩开裂对于信息判读的影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交河故城四周发育有大量濒危的崖体,掌握崖体的动态定量信息对于了解崖体的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而为崖体科学合理的加固设计提供基础信息.本文通过对崖体36区在天然条件下水平位移和上部土体温度的监测,分析了该区内不同破坏类型、规模和机制的濒危崖体的水平位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濒临崖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水平位移变化的差异性,但是所有的水平位移变化与自然条件下土体温度的变化具有极强的相关性.研究结论为交河故城崖体后续加固工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锚杆成孔工艺直接影响锚孔的成孔质量及锚固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锚固工程的加固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试验区工程地质环境,然后结合交河故城崖体锚固加固工程进行现有成孔工艺的总结、统计、优化,包括开孔、钻进、出渣以及成孔时间、速度等,提出了施工过程中所遇问题的相应处理措施.研究表明,锚固对象的地层岩性、裂隙发育特征、含水量、土体破碎及危险程度等因子直接影响着成孔工艺.其中,成孔速度与土体含水率、土的类型及土体危险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成孔时应对风压、冲击器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安全的需要.最后,简要说明了成孔后安设锚杆、封孔作旧等后续工作此项研究成果为优化成孔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