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6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介绍几种机器学习方法的原理及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总结分析其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讨论机器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全世界正面临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型。知识服务的真正实现有赖于智能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自动理解之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只有当计算机能够理解信息时,才能够具备有效提供各种知识服务的功能。从应用的角度说,有多种多样的知识服务技术或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而在众多应用性的智能信息技术的底层,存在着一些起基础作用的关键技术。发展好这些关键技术,一系列应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
对语法开发平台中算法性很强的功能模块进行了算法剖析,包括句法结构线性表达的分析算法,规则与词典的提取算法,成分结构树图与功能结构集图的生成算法,成分结构与功能结构的转换算法.最后对系统作了简单的功能测试.  相似文献   
4.
5.
如何提高多语言信息服务质量已成为数字图书馆等科技信息服务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多语言信息服务相关研究,然后具体从跨语言信息检索和机器翻译两个方面介绍了国家科技文献中心多语言信息服务研究成果在国家科技文献在线服务系统中的应用。将跨语言信息检索功能和文摘翻译服务功能引入数字图书馆在线查询系统,在国内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尚属探索性尝试,可以为进一步提高数字图书馆多语言信息服务质量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多机器翻译系统融合技术能够对不同机器翻译系统的输出结果有效地进行融合,产生更好的翻译性能,因此该技术成为机器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参加第七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机器翻译评测的情况。本单位参加了英汉科技领域的机器翻译评测项目。文章阐述了本单位机器翻译系统的实现框架以及实施细节,并分析了它们在评测数据上的性能表现,最后对机器翻译系统融合方法目前的现状进行讨论,并对该系统融合方法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论中文著者号码的编制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基于伪相关反馈的跨语言查询扩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关反馈是一种重要的查询重构技术,本文分析了两类相关反馈技术,一是按用户是否参与可分为伪相关反馈和交互式相关反馈,二是按作用于查询的方式可分为查询扩展与检索词重新加权.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将相关反馈技术应用于跨语言信息检索,提出了翻译前查询扩展、翻译后查询扩展、翻译前与翻译后相结合的查询扩展三种方法.最后,本文通过伪相关反馈实验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三种跨语言查询扩展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提高检索结果的精度,其中翻译后查询扩展方法相对更优越.此外,查询式的长度对不同跨语言查询扩展方法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然语言理解是计算语言学及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阐述了自然语言理解的基本流程、相关技术,重点介绍了Glue semantics 和DRT这两个理论。笔者设计开发了基于Glue semantics 和DRT的语义计算的系统平台。本文对平台的设计思想、具体实现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本体种类和资源的增加,本体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如何合理地存储各种结构类型的本体、支持高效的本体查询是一项很有意义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复杂多值属性的本体存储方法,采用与传统的本体分解存储模式不同的数据库模式分解方法,将单属性值资源与多属性值资源的存储分别处理来解决资源与属性值之间的复杂关系问题,并通过对资源和其属性值的统一存储来解决存储冗余问题.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本体存储方法在获取复杂本体关系方面的优势,但同时也暴露出模式结构的易理解性与模式的查询效率之间的矛质,在此塞础上提出了修正存储模式的折中方案,实验表明查询资源的速度比原来方案基本快了一个数量级,但这是以冗余的多个表结构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