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息传递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信息传递,指的是信息从一定的信息源发出,经过传播媒体,输送给接收者的过程。证券市场中的信息按照其产生的信息源的不同,可分三类:政策消息、上市公司信息以及证券市场行情信息。下文就分别从这三  相似文献   
2.
专业英语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各个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本门专业高水平论文的查阅能力。然而,当前高校中本门课程的教学并不是很尽如人意,本文就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进行探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摈弃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培育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农科类本科人才,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寻找适合新教育体制下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遗传学课程的尝试性变革进行了介绍,首先在教学时数分配上,将现行的讲授、实验教学法改变为讲授、小组课下讨论、小组课堂讨论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其次打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再次改变期末考试决定学生的课程成绩的单一考核方法,重新制定以考核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突出过程考核、综合能力考核、自主学习能力考核等,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相匹配的现代化考试体系。  相似文献   
4.
"拼盘式"教学模式是根据不同教师的科研领域方向或专业特长,将课程教学由传统的一人"通讲"改为多位教师组合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本课程组经过三届学生试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高校开展微生物学授课形式改革的意义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列举连续3年进行微生物学授课形式改革的对象和方法,分析总结改革效果,指导今后高校专业基础课的授课。通过编写《微生物学习题集》、设置讨论课、撰写课程论文、使用多媒体课件做专题汇报、设置闭卷期中考试等授课形式相结合的引导式教学模式,构建了多元化授课形式体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多学科综合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相关博弈模型证明,只有当两国通过贸易协定进行互惠性的关税削减,才能使博弈均衡从非合作、无效的纳什均衡点向合作、有效的政治最优点移动.但是,互惠贸易协定在实施中面临着严重的合作信心问题.WTO监督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TPRM)和争端解决机制(DSM)能够对多边贸易协议的"自我实施"提供可置信的威胁与惩罚,从而能够防止成员国单方面退回到纳什关税水平,这就是WTO监督机制发挥作用的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7.
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强、应用广泛。提高遗传学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关键在于抓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工作的体会,浅谈如何提高遗传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8.
市场信息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信息的开发研究曲延英(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系一、市场信息开发的意义在信息高速发展和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和开发利用。市场信息是资源、是财富、是生命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界人士所认识,它已成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遗传学》是农学和生物专业等学科在本科学校教学中必修的主要课程。本文从《遗传学》教学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遗传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遗传学》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善、计算机辅助课件的创建、电子版教材的编写、教学质量的测评、实验项目的创新以及教学效果提高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会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和学生也纷纷开始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发展日趋关注。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生物技术系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体系的建立与实践紧紧围绕着学生身心发展及社会需求,将第二课堂教学体系与第一课堂教学体系紧密结合,并引入学分制,采用多种灵活组织方式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培养,旨在培养出"高起点、高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的21世纪生物技术新型人才。同时,还提出现阶段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