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2.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网络是信息时代面向大学生构建多功能的网络信息共享与思想交流的平台,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从形态而言,高校网络文化构建大体可分为专题网站与主题网页类、网络视频与图片类、迅捷即时通讯类、网络社区与微博类。积极探索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与路径,不断提升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塑造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新闻传媒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并且具有新的特点与功能,已成为大学德育环境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德育环境建构中,高校新闻传媒成为良好的信息传播与沟通平台,对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塑造文明向上的德育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建构大学德育环境的新路径,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高校新闻传媒一体化趋势日益显著。高校新闻传媒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重视和发挥它在大学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与独特优势,探索实现高校新闻传媒德育优势的有效路径,有助于创新德育手段,提高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校新闻网作为一种舆论载体,日益得到普及和广泛运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比较,高校新闻网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承载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功能、引导功能、宣传功能和氛围营造等功能。在新形势下,发挥高校新闻网的优势对于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公民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是我国建立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参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公民素质教育可包括公民意识教育与公民能力教育两个部分。积极推进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必须通过多种有效路径和方式,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评价是一种多维度、多主体的整体性教育评价。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运用智能技术开展思政课综合评价,需要把握和厘清智能技术诸多优势,实现思政课综合评价客观化与过程化、全面性与个性化、场景化与透明化。要通过建立智能技术平台、运用智能技术方法和创建应用场景,开展思政课综合评价。同时,要从理念、制度、技术和人力等层面推进智能技术与思政课综合评价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