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1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育教学研究的新途径--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行动研究”理论内涵的探索及其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揭示“行动研究”是解决理论与实践中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多项身体素质呈现下滑的趋势。而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冬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不够,可供大学生选择开展的体育项目较少等因素制约学生从事冬季体育锻炼活动,也成为北方大学生体质提高的阻碍。通过冬季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激发学生冬季锻炼的动机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冬季体育活动等手段,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儿童灵敏素质是运动过程中反映身体综合动作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对灵敏素质的测试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多采取封闭性的环境进行测试,无法真实反映儿童的灵敏素质。本研究采取六角反应球抓球测试方法,能够体现随机情境性特点,可以较真实反映儿童身体灵敏性。根据测试内容设计了反映灵敏素质的三级指标体系。研究表明:男女生的灵敏性存在性别上的差异;7~12岁男生与女生灵敏性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的变化趋势,男生灵敏性最佳年龄在11岁,女生则出现在10岁。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大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单纯追求测试的证明功能,忽视了体质测试后信息的分析与反馈。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功能发生了重要转变,即更加重视体质测试工作对培养学生健身意识和掌握健身知识、方法的作用,构建了大学生体质评价与信息反馈系统模型,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实现体质测试功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要深思慎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反对客观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的知识传递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本身的缺陷及体育学科的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等因素决定了体育教学不能完全否定传统教学理论的作用,而过分依赖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国培计划(2011)"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东北师范大学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在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如期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在本次国培计划中,东北师范大学国培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确定了"示范、引领、普及、传播"的培训理念,并确定了具体的培训模式。一、培训主题掌握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技能、新  相似文献   
7.
按照运动中是否涉及情境因素,运动技能分为开放式与闭锁式两种。如果在开放式运动技能教学中仍然采用"去情境"因素的纯技术传统教学,很难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从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入手,建立开放式运动技能评价指标及其标准。以网球这项开放式运动项目为例,对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指导下的网球正手击球运动技能评价指标和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安排,最终通过对教学实验结果的分析达到对开放式运动技能评价指标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移动时机、击球点最佳位置、步伐移动到位程度是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见情境因素对开放式运动技能的学习效果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柴娇 《体育教学》2013,33(9):20-21
问:"我的学生上体育课时,集合后都喜欢解散进行自由活动,无论什么教学内容他们都不感兴趣,我们不知道怎么办!"这是来自一位刚参加工作2年的新教师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教材内容分析环节的剖析,认为单纯对教材内容进行技术结构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教育学、美学原理角度出发,同时结合体育教材的本质特性,认为体育教材内容分析不仅仅要重视其技术结构特性,更需要重视与构建体育教材的美学特性体系。同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二者具备有机结合的基础条件,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实现学校体育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单思同学的变化单思是一位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课改前每次体育课都非常仔细认真地学习"模仿"老师的技术动作。但因为长时间反复模仿练习老师的动作而感到枯燥乏味,渐渐地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然而,在课改大潮中,体育教师改变了以前的那种单纯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