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为辞格,我们可以抽象出比喻的基本格式,却很难对夸张进行格式化描写。本文尝试从语义的角度,抽象出夸张的表现形式:1.直接借助数字形式表达的夸张;2.数字形式投射为概念,借助概念表达夸张的语义;3.借助句式表达夸张的语义,主要包括三种基本格式及其变式:“x得y”,“x比y更……”,“x连y还不如”。  相似文献   
2.
《离骚》中的香花芳草具有多重喻指:"我"之美德修能、质变的人才、贤臣及君王。从修辞层面看,芳草意象与其深层喻指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隐喻和转喻是芳草多重喻指的实现机制。从语义层面分析,芳草之芬芳暗示了其喻指对象之美好;而其短促易逝的特点,则隐含了诗人对时光短暂的深切忧虑。其中后者是潜藏在芳草意象背后最为深刻的语义蕴含。  相似文献   
3.
诗歌中动词也能成为诗人表情达意的一种隐喻方式.《离骚》中,“奔走”类动词形貌丰富、高频出现,这类动词所在的诗行覆盖了全诗42%的篇幅;其中,“神境奔走”在所有“奔走”的篇幅中占比更是高达82%.抒情主人公奔走于神境的动因,是不妥协不放弃的理想追求;其实质则是自我在精神层面突出重围的努力.不能割舍的宗国情意,最终让这种精神突围终结在个人和宇宙的直接对峙中.  相似文献   
4.
拈连是基于语境的临时活用。语境支撑和超常搭配是构成拈连的基本要素。比喻可以为拈连提供语境支撑,因此比喻和基于比喻的拈连就有可能出现形式上的重合。超常搭配的发生与否,为具体语料的归类提供了依据。从比喻到基于拈连的比喻,比喻的原型构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缩,其本质是比喻构式对语境的自我适应和调整。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在《修辞学导论》中贯穿始终,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王希杰先生以此为基础,限定了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拓展了修辞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修辞学的学科体系。其中,演绎法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修辞学的科学品质。  相似文献   
6.
“阅读指要课程”是南通高等师范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为客观评估课程实施效果,我们跟踪调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起点测查,是学生进校时所做的调查;阶段调查,是在课程实施以后、针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做阅读进行的调查.我们发现,在阅读指要课程的推进下,学生的阅读开始呈现出个性化、系统性、深刻性等成长趋势.  相似文献   
7.
“阅读指要课程”是南通高等师范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为客观评估课程实施效果,我们跟踪调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起点测查,是学生进校时所做的调查;阶段调查,是在课程实施以后、针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做阅读进行的调查。我们发现,在阅读指要课程的推进下,学生的阅读开始呈现出个性化、系统性、深刻性等成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屈赋借助三种不同性质的喻象构筑其隐喻世界:(1)同质喻象,喻象的能指和所指一致“,投射”是这类喻象建构隐喻的生成机制;(2)异质喻象,喻象的能指和所指正好相反,这类喻象借助较大的语段、通过“顿跌”完成隐喻的表达;(3)悖谬喻象,喻象与对喻象的描述构成悖谬关系,这类喻象是借助“嫁接”机制生成隐喻。  相似文献   
9.
结构助词“之”和“其”除了已经讨论过的用法以外,在《离骚》中还有一种用法:用作修饰语标记,标记修饰语位置。通过对修饰语标记词“之”和“其”在《离骚》诗句中分布的考察,得出:“之”标记后置修饰语,在语义指向上同N或V中心语构成修饰关系;“其”标记前置修饰语,在语义指向上同V中心语构成修饰关系。二者分布基本互补但又不完全对立,笔者借助社会语言学的变项规则对二者的分布进行了描写。此外,位置与功能密切相关。作为修饰语标记,二者的功能在于标记修饰语位置;作为诗句居中位置的结构助词,二者又起着调整音节以助嗟叹抒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人在诗论中并不推崇楚辞,但在创作中却接受了楚辞的影响。之所以如此,本文认为主要是:(1)唐人在心理上对于屈原及楚辞的认同:认同屈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儒家精神,认同屈原执着不悔的精神人格,并进而认同楚辞的表达方式。(2)屈原是南北融合的一面旗帜,他的作品是南北文学融合的典范,是形式与内容融合的典范;这为唐人完成变革诗风的时代课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