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如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当下的一个基础性命题,各地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但很难有一个普适性治理模式。从社会治理视角出发,结合结构主义理论,以上海S村违法建筑综合整治为个案,尝试建构一个城乡结合部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通过文本梳理和田野调查发现,治理模式的选择决定于治理的结构基础和治理环境。为了真实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要因时因地制宜,建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联动的整体社会治理模式,治理主体轮流置换,破除条块区隔,赋权增能;治理客体双重建构,重塑城乡一体生产生活空间;治理机制联动安排,政府保障政策产出,市场提供资本供给,社会提升自治水平,构建能够真正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共同体是遵从治理规律的应然途径。  相似文献   
2.
增强教师对自己安全义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师的安全法律意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负有哪些安全义务呢?下面笔者结合事例进行解析。先看一个案例: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在体育课接力赛跑中跌倒在地,造成手臂骨折。请问学校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实际上,在本案中学校承担责任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履行了自己的安全义务。假如教师履行了安全义务学校提供的教育设施也是符合要求的,那么该事故可以认定为意外事件,学校就无需承担过错责任。就该案而言,教师应当承担下列安全义务:1.观察义务。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3.
<正>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强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注重坚持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中也发现:仅仅依靠心理健康中心的力量已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辅导需要。加强大学生自助、助人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析媒体三农报道的得与失——以《湖南日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湖南日报>为样本,从报道数量、报道内容、报道所在版面位置和报道态度四个方面对有关三农的报道加以分析,对媒体在三农报道中的得与失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引起社会关注的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育行政部门、教师与学校、教师与行政机关所发生的法律官司,唤起了学校管理者的危机感,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中国法治化的进程,也推动了学校管理体制的不断规范和完善。笔者这里从法治理念的思维角度对学校管理程序问题做了几点分析,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学校管理程序本身的缺位。有两种情况的程序缺位:第一,学校管理制度的有关内容缺乏程序规定。学校管理制度涉及方方面面,但主要是学生管理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往往缺乏程序规定。如有的学校规定了对违纪学生的处分权,但…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受到社会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最终得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模型包括认知、成就和行动、协助和服务、冲击与影响、管理、专业素质和个人效能7个维度,共分析性思考、成就导向、主动性、坚持性等18项胜任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