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肖甜 《科教文汇》2020,(10):28-31
“四书”揭示了诚的内涵、指向、价值、实现路径。它包括本体论上天道和人道以及知情意行的真诚和一致含义。处于和不同德性、对象交互的关系链中,其具有化己、化人、化物等价值,可以通过存心自省、格物致知等路径实现。它是君子人格的重要构成,也对当代学校公民教育评价有所启示:以公民之诚论证好公民的素养,也明晰不可为,即诚之匮乏、狭隘、功利、无知和规训;强调教育者应拥有诚之伦理示范、真诚评价学生并善于剔除假象;以制度他律和道德自律作为沟通公民之诚教育评价和过程的桥梁,需完善学校公民教育、德育制度体系并培养学生道德自主性、使之行“慎独”之义等。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中国社区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区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入21世纪后,迎来了繁荣发展期,国家高度重视社区教育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其发展,学术界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系统地对近20年来我国社区教育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发现从2000年以后,我国的社区教育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0—2007年)主要以社区教育的实验探索、国外的经验介绍为主要内容,并以大量的相似讨论主题为主要特点;第二阶段(2008—2018年)主要以全国开展的社区教育试点及思路的反思为主要内容,并以谋求社区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主要特点。虽然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社区教育的发展,但是从当前对社区教育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的社区教育仍然存在内涵界定不清晰、缺乏宏观的空间规划、教师队伍建设能力不足、管理及保障体制机制等内涵能力建设研究不充分等问题,未来可以加强对社区教育的宏观空间格局演进及规划、微观的社区教育资源配置以及数字时代的内涵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和搜集资料的方式,以综述的方式研究五年制高职学生内隐攻击性的现状.影响五年制高职学生内隐攻击性的因素有生理因素、个体特质、性别因素和诱发因素,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为家长、教师及学校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下发“双减”执行方案,要求学校为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健康等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心理情景剧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与深化的一种兼具艺术性与创造性的教育资源,可以以“课后服务”为契机,利用社团这一载体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切实减轻学生压力,增强学生心理韧性,促进教育生态化发展。本文对中小学心理情景剧的特点、功能和实践进行分析,进而使心理情景剧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完备,更加立体化和深入化。  相似文献   
5.
社区教育是实现教育区域公平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续。我国社区教育事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社区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业已成为教育区域不均衡的突出表现。当前有关社区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教育资源的内涵理解、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的现实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由社区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等。故,结合当前中国社区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实际问题,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围绕地理空间技术在社区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和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加强社区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研究的层次及视角两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