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天津教养院是北洋时期天津地方政府与当地新式绅商通力合办救济事业的典型救济机构,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表现在确立现代官民合作机制,经费保障纳入地方政府责任,呈现良性经营状态。但从院民教养状况来看,重养大于重教,反映了时局危艰和传统救济方式的强大惯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与保定档案馆合作整理的保定商会档案为核心资料,以壬子兵变前后,保定商会与直隶官府的借贷为中心事件,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方法,尽量还原事件的动态过程,并对其过程进行分析,来探讨保定商会与政府是以怎样的方式互动的,为清末民初商会与政府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尽量避免套用西方理论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京直水灾发生于1917年,其时,中华民国刚刚建立不久,国家的救灾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这次救灾活动在程序和方法方面很大程度上沿用了清代的惯例;而民国初期社会制度、思想观念、技术手段已经发生了改变,在救灾的很多环节上又与清代有不同之处。尽管救济活动存在缺点和不足,但仍不失为一次有较高效率的救灾实践。  相似文献   
4.
保定沦陷后,面对剧烈的政治变局,保定各业公会积极配合日伪政权恢复公会组织,并自觉把公会组织定位于法人机构,力图维护同业利益;日伪政权基本上按照前国民政府的商会法、工商同业公会法架构给予改组,表面上给予了保定商会、同业公会自主性空间,而实际上由于保定商会、同业公会与日伪政权基于权利与义务的双向关系,保定商会、同业公会被日伪政权控制,协助推行各种政策,这与日伪的殖民政策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1928年之前,国民政府在保定商界并没有组织基础。为完成保定商会、同业公会的组织、改组,国民政府充分借助于保定商会的影响和作用,保定商会也发挥了“上传下达”的作用;满7家以上同业商户组织同业公会,在同业公会的基础上,组织商会,因而,保定同业公会是保定商会的基层组织,两者密不可分;国民政府通过立法,给予保定商会、同业公会制度性空间,保证了其自主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葛宝森 《兰台世界》2012,(10):75-76
沦陷时期的商会研究一直是商会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关于商会与日伪政权的关系,一般论者认为商会完全沦为日伪政权统治的工具。而实际上,无论政局怎样变动,利益诉求始终是商会的根本诉求,所以,矛盾冲突不可避免。本文以保定商会档案为核心  相似文献   
7.
保定商务总会的成立,官方劝办起了重要作用,但保定商人组织发达而由此形成的对官方劝办发展近代工商业、成立商会的高度认同,则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保定商务总会成立过程中,传统商人起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