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的技术诊断与调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技术影片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进行技术诊断,找出技术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投掷步技术、加快出手速度等技术环节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武汉体育学院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定结果及其评估对象为研究对象,对2005年上、下两个学期技术课与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针对2003、2004年武汉体育学院教学质量的评定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武汉体育学院整体教学质量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影响不同学期、不同类型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仍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技术反馈实验,运动技术参数对照方法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用力方式,投掷步每步躯干后倾角度,投掷臂的肘角变化,每步投掷臂与躯干夹角变化以及投掷步中标枪仰角变化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出适合我国女子掷标枪特点的合理技术,达到改进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肌肉放松能力的好坏,对成绩影响较大,短跑运动员尤其明显。因此,动作放松是保持速度的关键。从短跑训练学的角度来讲,我们所说的放松,主要是指大脑皮层在接受外界的任何刺激时,兴奋和抑制的交替都能适应,而又有节奉地进行,以及对抗肌群的主动放松。肌肉放松作为短跑运动员的一项专项能力,它是一个长期、系统地训练工程,而良好的放松能力是经过后天的系统训练又才能达到掌握和提高。因此,田径技术教学训练中应重视其放松能力的培养,并应占有相应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1 研究目的国家田径队为准备参加第24届汉城奥运会和第11届北京亚运会,女子短跑与标枪的教练员制订了一系列科学训练措施。措施之一是利用运动技术录像解析仪对运动员的技术进行反馈、解析与诊断。通过技术录像反馈与诊断,为改进技术,提高运动成绩。2 研究方法本项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反馈实验法。运动训练是典型的控制过程,施控主体是教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现代科学仪器,采收运动员在比赛及训练中的技术影像,并将其进行解析、诊断、反复研究,从而找出运动员在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并把此快速反馈给运动员、教练员,使其明确方向并为教练员提供训练依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女子掷标枪运动成绩,已突破了六十米大关。但是和世界女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成绩相比,仍然差距很大。为了找出原因.尽快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特对我国女子十五名优秀标枪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和运动成绩作了调查。用统计学处理,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同时,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对已掌握的六名世界女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速度素质(30米跑),和运动成绩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处理,并和我国运动员作参考性的对照分析。所得结论仅供教练员在训练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武汉体院2004年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结果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武汉体育学院2003年研制的《武汉体育学院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归纳了三个学期教学运行过程课堂教学质量的专家评估结果;通过分析比较不同课堂类型、授课教师、课程性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专家评估结果,为全面完善《武汉体育学院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指标体系》提供依据;通过分析讨论不同阶段课堂教学质量的专家评估结果,为进一步改进武汉体育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思路,同时为体育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掷标枪技术的训练,主要是改进和完善掷标枪技术。它是决定标枪运动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技术训练中,能否准确地抓住技术训练的重点,又是搞好技术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一环。本文仅以技术训练重点和最佳运动成绩为例,对我国二十名女子优秀标枪运动员进行调查和分析,试图找出我国女子优秀标枪的最佳技术训练重点。为尽快地提高我国女子  相似文献   
10.
标枪、铁饼《技术重点组合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多年掷标枪和铁饼的第一轮教学经验,对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新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技术重点组合教学法在标枪、铁饼技术教学中教学效果最佳的结论,为提高标枪和铁饼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