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4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1.
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问题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助学贷款”作为商业银行参与的高校学生贷款形式 ,经过了一个实践摸索和逐步推行的过程。1 999年 ,国家从刺激宏观经济、扶持高等教育为出发点 ,开始全面规范推广“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同年 5月 ,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 (试行 )》 ,在北京、上海、西安等 8个城市进行助学贷款的试点工作。 2 0 0 0年 8月 ,教育部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补充意见的通知》和《中国人民银行助学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 ,把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范围从全日制本、专科生扩大到全部学生 ;…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经济资助政策改革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大学生经济资助政策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尤其是2000年开始推行国家资助贷款、2002年开始实施国家奖学金制度以来,资助体系日趋完备,资助能力空前扩大,资助效果也很明显。但是,大学生经济资助政策的改革还要面对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只有准确把握和分析目前资助政策中所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在推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中,遇到了银行惜贷、学生惧贷以及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某些特点所带来的与高校原有资助体系不配套等具体问题,文章探析了高等学校的具体管理部门在现有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下,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可行性做法,并对建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资助途径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行一些理论和模式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和实践,已基本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多种资助方式并存的资助体系。以浙江大学的调查和实践为基础,分析了经济资助工作中存在的若干现象和问题,提出以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资助主渠道,并对其他资助途径进行了实践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在推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中,遇到了银行惜贷、学生惧贷以及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某些特点所带来的与高校原有资助体系不配套等具体问题,章探析了高等学校的具体管理部门在现有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下,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可行性做法,并对建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资助途径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行一些理论和模式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高层次人才已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对于国家发展和高校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当前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融入学校事业发展中呈现出多方面的“悬浮”特征,成为阻碍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浙江大学通过强化高层次人才“主人翁”地位,建设和优化“四重机制”,有效解决了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所出现的制度、价值、能力等方面的“悬浮”问题,激发了高层次人才的主体能动性和行动积极性,实现了高层次人才个体与学校、国家三者价值的融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中的有效主体分析及资助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经济资助的政策协调着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是连接政府和学校的纽带,也是多种社会力量作用的结果。针对大学生经济资助政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有必要从教育政策分析入手,对资助体系中各相关主体进行分析,探讨国家(政府)的投资主体和政策主体地位、大学的教育主体地位和银行的金融主体地位,进而认清学生资助政策的改革途径。一、大学生资助的相关主体目前围绕着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有以下几个相关主体:1.国家(政府)是大学生经济资助的投资主体和政策主体。在大学生经济资助这个问题上,与政府的责任紧密相关的是两个原则:机会均等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