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课程观念、观点的转变,使课程视野中课程内容选择的文化关涉问题转向学习中学习者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属性问题。对于学习中的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继承和发展了维果茨基学派关于学习和人的发展的观点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研究方法和理路。文章在分析上述研究变迁之后,提出研究文化与学习问题的三个切入口,一是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提供的知识基础,二是学习者在特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已有知识经验的多样性,三是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发展》(George Psacharopoulos,MaureenWoodhall,《Education for Qevelopment——AnAnalysis of Investment Choice》,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5,以下简称《发展》)和《教育经济学导论》(邱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以下简称《导论》)是国内目前颇有影响的两本教育经济学综合性著作。在《发展》一书中,作者在回顾、分析世界银行对教育进行投资的初二十余年(1962—1985)中的成就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成本、收益的衡量方法和以内在收益率为主的教育投资标准。在《导论》一  相似文献   
3.
特殊需要教育的国际努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的进步使得所有人的教育成为必要和可能 ,原本困难重重的有特殊需要者的教育在各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殊需要教育在其组织方式上经历着单独的组织到一体化的组织直至与“主流教育”融合成全纳教育的模式。全纳教育为有特殊需要者充分享受教育机会、促进社会融合提供了全新的实践方式。在全纳教育项目的实施中 ,遵循适当的原则、促进相关各方的合作是关乎其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明天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任总干事松浦晃一郎 (KoichiroMatsuura)于 2 0 0 0年 5月4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瑞士论坛”上发表的演讲。我对明天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构想”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我的目标是恢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的教育、科学、文化和交流之专门机构的重要地位。国际组织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处理政治和军事问题的 ,比如联合国 ,特别是安全理事会 ;●涉及贸易、经济和金融领域的 ,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会和世界银行 ;●力图以中、长期形式改变社会或态度的深层结构的组织。最后一种组织在…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的现象———不仅是因为经济和金融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渐融合 ,而且因为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重大发展———已经对社会及其教育系统产生了影响。地区特征日趋发展和增强 ,超大规模跨国公司空前发展 ,而除了这些之外 ,世界正目击着社会凝聚力的日趋瓦解。显然现在应该是使全球化与社会概念结合的时候了 ,而教育将在其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它超越贸易、经济和金融和流通 ,融合心灵与智力。和平共处也意味着知识和财产的共享。贫富之间、“拥有者”和“贫乏者”之间———也即那些能接触到知识的和那些不能接触到知识的人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不在于传递给学习者确定性的知识,而在于让他们学会把知识作为认知世界的方式,以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21世纪国际科学教育发展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指向,以培育科学素养为目标,注重渗透科学本质教育,关注通过深度与连贯的课程搭建科学学习的"共同基础",利用技术激发和融合科学教育创新,强调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发挥非正式学习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国际评估提升质量。对于科学教育及其重要性的新认识推动着国际科学教育的持续变革,这些趋势对于我国科学教育的战略转型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习环境的设计——对话Michael F. Hannafin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Michael F.Hannafin现为教育技术学教授,乔治亚大学学习与绩效支持实验室主任.此前,他曾在科罗拉多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和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被视为教学革新的推动力之一,但在教育实践中其潜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从系统观的视角探究其缘由,可以发现:课堂教学系统、学校系统和社会系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有着不同层面的制约作用,当这些系统中其他制约因素没有发生变化时,强力推进信息技术这一因素则导致创新效果有限。在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革新的过程中,简单地增加硬件设施或提升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因此我国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革新方面应借鉴美国新技术学校(New Tech Schools of IDEAS)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如创造支持性的系统环境、注重教学活动和学校制度的整体设计等。  相似文献   
9.
教育系统范式变革的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工业社会中形成的学校教育范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教育系统范式变革,建立适合信息社会的教育系统范式已成为教育研究者的跨世纪研究任务。教育系统范式变革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是巴纳锡、赖格卢斯和达菲,特别是赖格卢斯最近几年提出的变革的最新观点和思路,包括个性化教学、教学设计理论的系统重构和教学系统范式变革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等理论,对肖今教育变革带来的启示是: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系统,过度强调某一个因素的变革不利于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研讨背景: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日益受到教育领域的决策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学习科学已经成为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教育变革之理论指引的关键词,也成为一些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探新的理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海师范大学、香港大学2014年在上海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