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在我校“一人一课”研究活动中,两位教师分别执教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半截蜡烛》的第二课时。大致相同的教学设计,看似实现了同样的教学目标,但却折射出不同的教学思想。文中有一处重点语段:“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以下是两位教师各自执教这一语段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2.
教法一教学法悟写法□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傍晚 ,唐代诗人白居易信步来到江边 ,此时江面上红光闪烁 ,明亮夺目。过了一会儿 ,红色渐淡 ,红绿交融。大自然的景色使诗人陶醉 ,诗兴大发 ,不由得脱口而出———《暮江吟》。生齐读课文。1 解题。暮江吟暮 :傍晚吟 :吟咏、歌咏2 题目的意思是什么?歌咏傍晚时候的江上景色。3 作者简介。二、初读诗句 ,探究学法1 教师教第一句诗。①解词 :残阳 ,指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 ,展开 ,铺展。②明诗意 :诗句的意思是 ,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③小结学习方法 :先解字词 ,再明诗意。2 运用这个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前,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个性化表达等等不绝于耳。在课堂教学中,阅读和表达外显为“读”和“说”。可我们往往忽视了从“读”到“说”中间的非常重要的隐性过程——“想”。一、是不是已经想好了?——做好“说”的准备现象:“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语段),读后说一说……”读书声刚落,教师随即请学生就“了解”“看法”“想法”之类的问题进行解答,有时没等学生反映,就示意一生站起,并不忘笑容可鞠地说声“错了不要紧,关键是勇气”。也偶有三四个抢答的小手立即高高竖起。难道学生的思维速度真的如教师料想得这么快吗?仔细想想,答案很明…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中,两位教师对《秋天》一文教学的不同的主题板书引发了笔者的思考。板书1板书2透过两种不同的板书,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和教者不同的教学策略。从板书1可以看出,课堂紧扣文本,采用移步换景式摄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4》"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特点,培养欣赏漫画的兴趣。2.在说话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进一步感受语言的魅力。【设计思路】1.抓重点。三幅画的重点是第二幅,图上画了两只小狗在哈哈镜前的不同表现,是提示内涵的主要部分。为了突出这个重点部分,让学生有话说,说得具体,说得有条理,本设计给出了"拐杖",引导学生从姿态、眼神、尾巴三个角度比较两只狗的不同表现,指导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然而从学生现状来看,学生学习了那么多教材,阅读了那么多课外读物,为写作奠定了那么“厚实”的基础,写作水平却仍然有限。阅读的积淀对写作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多少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个性化表达等等不绝于耳。在课堂教学中,阅读和表达外显为“读”和“说”。可我们往往忽视了从“读”到”说”中间的非常重要的隐性过程——“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