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新课程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实施四年之后的新课程,当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不禁要追问自主合作探究追求的实质是什么?答案是确定的,我们是为了追求学习的有效性。换句话说,我们追求的是深层式的学习,摒弃的是表层式的学习。那么,实施新课程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在向深层式学习方式发展呢?教师在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设计教学的时候,应该怎样处理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关系呢?针对这些问题,本期组织了一系列文章,来共同关注“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钟媚 《广东教育》2005,(10):27-28
行动研究法是指情景的参与者(如教师)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学者或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将问题解决的一种研究方法。简言之.行动研究法是研究(知识)和行动(解决问题)结合的一种研究。行动研究的不同理论背景使得行动研究有许多种模式.如勒温的“计划——执行——探索”.凯米斯的“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等。每一种模式由于理论上的假设不同.  相似文献   
3.
随着虚拟现实教学设备的快速普及,教师需要利用新型的虚拟现实设备积极地展开教学实践。基于建构主义、具身认知理论和OBE教育理念,运用zSpace桌面式混合现实教学设备,以小学科学课《地球的运动》一课为例,展开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单元系列教学,实现基于混合现实的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STEAM教育越来越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设计思维作为以人为本的创新模式,与STEAM教育的培养理念能够深度融合。文章阐述了设计思维的内涵与核心环节,同时结合设计思维的主要特征,梳理了小学STEAM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并尝试构建出设计思维培养为导向的小学STEAM课程教学设计流程,以期为小学STEAM课程实际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行动研究法是指情景的参与者(女教师)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学者或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将问题解决的一种研究方法。简言之,行动研究法是研究(知识)和行动(解决问题)结合的一种研究。行动研究的不同理论背景使得行动研究有许多种模式,如勒温的“计划——执行——探索”,凯  相似文献   
6.
钟媚 《科学教育》2005,11(4):1-3
本文希望从几种普遍存在的观点出发,透过当前科学课程改革的深层理念,澄清开设综合理科课程的缘由和目的,明确综合理科课程“非学术化”、“生活化”和“多元化”的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7.
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经历了实物教学、自然学习和现代小学科学课程三种形态,教育目的从最初的促进个人心智发展到今天的促进个人-社会共同发展.进入21世纪,重视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平衡的科学课程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科学学业测评的发展趋势来看,采用生活化的情境性试题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科学素养水平测评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如果情境的设置不能与考查内容很好地结合,只是起到装饰的作用,就不但不能考出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而且可能背离课程目标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本文透过一篇行动研究论文--<过程性学习评价行动研究>,简要分析了研究者进行行动研究的过程,即研究者在计划、实施与反思三个关键环节的得与失,以期为教师行动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轮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从目标、内容、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进步。但是,从整个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小学科学作为核心学科的地位至今没有得到真正的确认,而且由于缺乏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出现了过程和内容目标不平衡、课程内容设计不连贯以及课程实施缺乏横向联系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实验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